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人情冷暖


坦桑和赞比亚的人文体验

如果你同时去过坦桑尼亚和赞比亚这两个国家,你应该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笔者因为工作原因,去过几次,也许因为在坦桑尼亚呆久了,冷不丁到了赞比亚的确有些不适应,首先,赞比亚那边会斯瓦希里语的人很少,英语是赞比亚的官方语言,而坦桑尼亚的官方语言是斯瓦希里语和英语,但个人认为,在坦桑绝对是斯瓦希里语的天下,会英语的也很多,英语很好的怎么也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如果是大学教授级别,英语交流毫无障碍,大多都有留学背景。

赞比亚是个内陆国家,其整体状况不如坦桑尼亚好,人口也只有1千多万人,经济结构单一,以出产铜矿著称,如果铜产品市场不景气,会影响到经济的稳固。赞比亚的国家格言“ One Zambia, One Nation”,而其国土面积也不算小,有75万平方公里之多,比中国青海省的面积大3万平方公里左右。


从个人感受上来说,赞比亚的当地人,在街头的热情度和坦桑尼亚相比,反差很大,在达累斯萨拉姆街头,或者是坦桑其他省份或乡村,都会热情地打招呼,问候,似乎不打招呼他们会不习惯,也许性格内敛的缘故?在赞比亚的街头,很少有人主动打招呼或说话,街上的小孩你给了吃的或钱币就跑开了,虽然两国的语言有区别,但赞比亚和坦桑尼亚都有称男客人或女客人“爸爸”“妈妈”的习惯,不要有尴尬心理,习惯就好了,所谓入乡随俗嘛!坦桑有宝石,坦桑蓝和金子,而赞比亚的铜制品则体现在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餐具见到铜制品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在赞比亚遇见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士,还是很绅士的。如果是普通素质的当地人,你会看到黑人普遍有的惰性和散漫。


笔者认为:这种不同的体验在不同的人身上是不同的,这需要长时间的接触和交往才能获得更好的认知,笔者的感受也许不具有代表性,还有待他人来证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