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逃了一节材力课,去市区里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支教,这是我们院小红帽传统的志愿者项目,
昨天晚上才得到这消息,是给一年级的小学生上堂科普课,时间很匆忙,只准备一些小道具,因为小学比较远,所以逃了节课提前出发,
到达学校后,
第一感觉是这学校好小(毕竟在市区,寸土寸金)
第二感觉是这学校好吵(毕竟这是小学生)
到小学时候,他们班的老师听说我们要来,所以中午就回家去了,让我们来看着他们(专业接锅)。
进教室一看,这才是小学教室的正确打开方式,这叫一个乱。
进去教室,勉强控制住场面,打开ppt,准备开始讲,这时候一个小菇凉,跑过来,手里握水杯,睁着大眼睛,跟我说:“老师,我能去接杯水吗?”
(接水可以,但卖萌,这就是你的不对呢)
然后又各种声音传来
“老师,老师,”叫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然后再给他们演示小实验的时候就是这个状态
演示实验就是整个混乱的开始,然而我气场不足,整个场面完全陷入混乱之中。
随后状况不断,不得不说,论淘气我就服小学生。
最后我顽强的撑过了一节课
在回来的路上我跟飞哥谈论了很多,说到我们上小学时候,比这更野,现在体会到了当年老师的心酸。
说到支教,想到原来跟原来高中同学聊起过这个话题―――去年大一暑假的时候,她去了贵州一个山区小学支教,我当然表示很羡慕她能有这样的支教经历,但是她却顿了一顿,跟我说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她说她能感觉到那里的老师好像不怎么欢迎像她们这种志愿者来支教。
以前看到过一篇文章,主题意思是讲支教团队给他们带来的利大于痹,支教的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来外面世界的模样,但他们的到来也给学校带来种种不便,学校得安排志愿者的住宿问题,将大学生短期支教比作一场乡村假期旅行运动,短期的支教,来去匆匆,会对原本老师的教学有影响,
一英语老师吐槽说过:支教过后,学生都不服他,说他教的发音不准,不听他,这让他教学工作很难办
湖南卫视有档节目《变形记》,我总觉得怪怪的,
“骄横的城市少爷”和“懂事的农村娃”的交换之旅,节目的看点主要是在变形前后,“城市少爷”的转变对比,农村孩子到了城市,成熟懂事是他们的标签,有的孩子因为节目的播出,得到很多爱心资助,
但是然而
曾看到过这一新闻,农村变形回家后,生活环境的巨大落差变化,导致他对自己原本家的嫌弃,想回到他城市“爸妈”的家,联系他的爸妈,得到的回应,除了沉默便是拒绝。
说实话看到这条报道我是很心酸的,可以想象到这孩子的父母是得有多痛心。
突然发现扯远了(。ò ∀ ó。)
无论怎样,这次支教活动还是很棒的,能够和这么多小盆友共同度过一节课,很开心,小学生的脑洞,总可以逗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