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有力量才能行动
2020-05-21
原创 释大愿 大愿法师
佛家的行动法则、处世法则就是六句话:奉献力、自律力、安忍力、进取力、专注力、洞察力。你要行动一定要有力量才能行动,这个六力就是行动法则。本来展开来说也是要讲很长时间,时间关系,我们略说一下。
首先第一个是奉献力。奉献力是指作事业的出发点是要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创造价值。凡事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得失,那是俗人;尽可能为他人着想,这个是好人;一切都为他人奉献,这个就是菩萨。
英国的亚当·斯密曾经写过一本书《国富论》,《国富论》其实就是研究市场经济的,他发现市场经济的规律能够使人主观自利、客观利他。只有去利他,为他人去创造价值,才能够取得自己的事业成功,才能够真正的自利。所以《国富论》的出版代表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第二就是自律力。自律力包含了自我控制的能力,还有品德力。一个人要品德高尚很重要,只有品德高尚才能够帮助他在顺利的时候不会得意忘形,在挫折的时候不会垂头丧气,这个品德力能够帮助他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走向人生的成功、幸福和解脱。
第三就是安忍力。安忍力包含了自信力和自在力。能够有安忍力的人一定能够有自信,任何环境现前,都如如不动,任何遭遇他都很有自信;然后还有一种力量就是自在力,就是能够转化痛苦的力量,这个自信力、自在力都属于安忍力。
元朝时候有一位叫史弼,史弼汇编了一本很好的讲人生修养的书,叫做《景行录》。我会建议大家把《景行录》找出来看一看,有很多的很精辟的格言,比如说“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比如说“以忠孝遗子孙者昌,以智术遗子孙者亡”,就是如果以忠孝传家,子孙后代会很昌盛;如果你不讲忠孝只讲谋略智术,这样子孙后代渐渐会消亡。“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怎样自卫,怎样保护自己?以善自卫者良。
第四就是进取力,包含了决定力、热忱力、进取力。我们作出智慧的抉择以后要立即行动,用行动来消除恐惧。
第五就是专注力,能够打开潜能的宝库。
第六就是洞察力,包含了远见力、信念力、价值观和积极的心态。对于事业成功法则来说,有远见洞察力是很重要的。有没有远见,有没有洞察力,这个是很关键的,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