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引发的战争
我和孩子,现在觉得用“形影不离”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上课需要时时关注,偷偷观察,下课又得陪着玩,“妈妈,咱们玩……”.“妈妈,咱们一起做手工吧?”“妈妈……”,我想做会儿我自己的事,于是,一声呵斥来了,孩子也来了劲了,大声嫌弃我不是玩。于是今天的关系有了紧张。可是不一会儿,我两又黏在一起了。可是,刚刚的一幕,我心有余悸……这是就在刚刚发生的事情,所以赶紧记录下来。
还是先回忆一下今天的活动吧:早晨,依旧是昨天的老办法,孩子吃了早饭,上楼,但并不是主动开始打卡晨读,我忽然没有忍住,就问了一句:“咱们开始吧?”他黏在我跟前,只是说了一句“我再等2分钟就做。”好吧,我刚才没忍住,现在赶紧说,行,你定!可是忽然觉得,这是自己为了完成任务?这是成了习惯打卡?不知道了。说起手机,是昨天晚上孩子从抽屉里拿出一部就手机,想成为自己的,我考虑了一下,和他约法三章手机的用途,只有听歌,听故事,定闹钟。昨天还是不错的,今天的战争就是从手机开始的。一下课,他就开始琢磨手机,美其名曰清理内存,给手机打扫卫生,第一节与第二节还衔接的好一些,可是,第三节时,上课了,还和我来一句,“妈妈,你帮我清理吧?”前面我都忍住了,现在我没忍住,立马变脸,说他不守信用,所以立马没收手机。孩子也不高兴了,虽然没有说啥,大概是知道他的问题吧,但是我觉得他是赌气上了一节音乐课。之后,我们没在说手机这个东西。但中午,所有的小问题,都从手机这里点引而出了。反正不和谐了。打卡作业老师提前了时间要求,我提醒了孩子,但是他极不情愿地烦躁,说为啥现在就得交。所以,我知道他的感觉不对吧。
下午,依旧是上课,作业,我们做了个计划,安排一下下午做哪些,也算是和谐,他也能按照自己定的时间去做,我还表扬了一番,于是“妈妈,可不可以作为奖励,也是再考验我一次,可不可以一会儿把手机给我呢?”我想了想,或许上午有些匆忙了,所以答应了他。(当场没给)。吃晚饭了,他又一次黏黏的,念念叨叨向我要手机,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莫名的就嫌他的忍耐性不够强,如果再一次给他,会不会还和上午一样呢?最终没给。结果也可想而知了。
就这样,今天两人的感觉都不怎么样,不在学习的主动性上矛盾了,反而转战到了生活上。现在静静地回忆一天,也有自己不对的地方,没有忍住。
明天继续吧,调整好自己才能影响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