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就是吃饭

最近重读Michael Sandel教授的Justice,里面提到了康德,其中一句话我感想颇深:吃饭就是吃饭。这句话同道家的某些思想不谋而合,曲径通幽。

怎么解读这句话呢?

康德是从道德的本源来解读,他强调道德的动机,否定了功利主义后,他试图建立一种衡量社会善的方法,而康德更多地走向了道德的本源。如果一个行为是自私的,不管结果如何促进社会善,都不能称之为道德的行为。对于动机的考察,是重中之重。

道家思想我不熟悉,但这句话却天然带有质朴与纯粹。如果说康德,或者西方哲学带有向外的倾向,那么道家思想确实内敛的,更多强调个人修为,以至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在此境界当中,个人的行为就是自然的,根源就是善的。

粗浅感悟,对康德不甚了解,也对道家一无所知,胡乱写点感悟,期待日后能进一步感悟。

坚持每天写点东西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