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如何通过比较阅读,认识古书的历史结构(乐读笔记)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乐读笔记7

王小盾老师通过对比, 能够看到《礼记·乐记》 《史记·乐书》和刘向《别录》所体现出的三种 完全不同的结构, 且能看到这三种结构之间的关系。

尽管现代学者较为推崇《史记·乐书》, 而王老师可以看到刘向《别录》 结构逻辑上的 统一性和连贯性、 规律性。 但王老师也指出, 事实上,在古代更被认同的,其实是《礼记·乐记》的结构, 是因为 我们应该用一种历史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乐记》的结构。 太原本就不是成一家之手, 也并没有所谓的“本来结构”。 如果现代学者要追寻《乐记》的本来结构, 致力于恢复河间献王时代的《乐记》才是有意义的。

历史选择了《礼记·乐记》,使它成为古代乐学的代表

《礼记·乐记》的结构是本体论、礼乐论、礼乐功用论、情礼关系论、圣人制礼乐之本意论、声歌论的结合,其特点是以礼乐为内核,作向心论述,比较富于学术性。从这一文本的角度看,深刻理解了礼与乐的关系,也就理解了《礼记·乐记》的实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