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天才型选手,那么你会是什么样的?
被朋友嫉妒吗?
好友凛夏是知名作家的女儿,起初和主角响相知是在学校的文学社。响凭借自己庞大的悦读量,一眼就看出了凛夏对书籍的整理依据是书有趣与否。
他们也在文学社遇到了两人间的矛盾。
在知道好友响的才华后,刺激之下,不惜借助父亲的名气出版了第一本书。甚至耍小孩子脾气给响穿上“看上去很蠢”的服装。
响有的只是真心,她为朋友考虑的一系列行为最终还是打动了凛夏。
毕竟是美好的青春,在充分的交流之后,最终两人和好。
被众人揣测?
响只有认真做好自己。
自大的竞争对手曾经也以为响虚有其表,但在读过响的作品后,态度大为改变。
甚至公布结果这天,在大街上遇到对响获奖的非议时,也开始帮响说话,有理有据。
这里也暴露了当下网络的一种普遍现象:“云”,亦即一部分网友自己并没有真的体验过,但会妄加揣测,添油加醋,给出一份有失公允的评价,引人发笑。
我行我素,为所欲为?
响有暴力倾向。
掰断无理同学的小拇指、摔坏记者的昂贵相机、痛打出言不逊的竞争对手……
每次仿佛都是合理的理由,但响毕竟是暴力的施加者,给出了过激的反应。
这些行为给响和响的编辑带来了很多麻烦和苦恼。
这些麻烦和苦恼是如何消解的也是故事一大看点。响的很多行为都出人意料。
《响,成为小说家的方法》主角响的遭遇有很多戏剧化的因素——太多的巧合,但也是这些巧合表现了响内心的一片赤诚。
跳楼、轨道、踢知名作家……
这些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响在一些理由的驱使下可以很轻松的做出来,响的赤诚和她的天才一起构成了天才小说家响。
但比起对响有些刻意的塑造,电影中对配角世界的丰富构建,为影片增加了很多真实感。
郁郁不得志写了十年的小说家、满怀傲气的竞争对手、曾获奖但现今已无可写,却仍违背自己内心意愿继续写作的知名作家、满怀父爱的凛夏的父亲、嫉妒使人变形的凛夏、耍小孩子脾气的同学……
这些所谓的配角在自己的世界也是主角,他们的故事同样完整和精彩。
在我看来,这是电影成功之处的一部分,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光辉。配角虽是配角,但他们首先是角色,而后才是为塑造主角服务的配角。
如果让我选,我甚至会想成为这样的电影里的配角——虽然不能是主角,但也是有血有肉的角色。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绝大部分不是天才型选手,很多时候甚至连这些配角都比不上。郁郁不得志写了十年的小说家怎么说也是专业陪跑、多次提名。
早已泯然众人的我们这些普通人很可能连提名都没有。
但这不妨碍我们保持赤诚。
赤诚的、真心的生活态度总会有好的回报,这和我们是不是响这样的天才没有关系。
(P.s 凛夏有点好看嗷~ 是混血的优势吗,羡慕啊)
开吾更多企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