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对党员干部而言,“致广大”是大处着眼,要学会“抬头看”,谋划时要抓好统筹,从大局和长远考虑问题、把握方向;“尽精微”是小处着手,要学会埋头干,操作中细致精当,在小节上扎实用力、精益求精。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致广大”才能在纷繁复杂中洞悉规律、辨明方向,在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明确职责。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和战士们在一棵荷树下歇脚,他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有人说能看到江西,有人说能看到湖南。毛泽东同志则意味深长地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也正是这样一种宏阔的眼界格局和思想方法,让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今天,处一隅而察大局、守一方而观大势,依然是重要的工作方法。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细节决定成败。“尽精微”才能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有人曾计算,假设火箭有5万个零部件,若要使整体安全系数达到99.99%,那每个零部件的安全系数则要达到99.9999999%。正是因为有中国航天人对每个工作细节的一丝不苟、对每个零部件质量的“锱铢必较”,这才有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400余次发射的成果。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一般化,只会把问题掩盖,让结果事与愿违。多些精益求精的执着,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方能积小胜为大胜,达到既定目标。古人讲,“尽小者大,慎微者著”,道理也正在于此。
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志存高远,有“致广大”的眼光和胸怀,着眼整体,心中有盘“大棋局”。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抓好分解落实,走好每一颗“棋子”,用扎实的行动支撑起全盘计划。在修身处世中,当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不轻视“系鞋带”“扣扣子”等细节,经常纠正“小错误”、时常清理“小欲望”,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在“尽精微”中涵养大德、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