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个月就过去了两年的时间。
从最初的一个月夜夜不断地梦魇挣扎,倒放现实,到后来一场场梦境里虚拟与现实较量纠缠不休,在朦朦胧胧胜于现实的虚拟中逐渐被麻痹。
有时总爱把过往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重合,却总是忘了此时的自己已然是个大人。或许是把中间发生的忽略忘记了,被时光拖着跑着向前,才有了这滞后性。
恍然记得那昏黄的灯光下,映着低着头一针一线的为家人缝补衣服鞋垫的身影,认真而又细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又恐迟迟归。”不知当时怀揣的又是一番怎样的心意。
一如当时的默默无言,连离开都是安静的悄无声息。最后一次见面,面容的平静如同曾经无数个夜晚看到的睡颜。只是不同的是,这次是真的睡着了。
很多的事情,后来才懂。
曾经一直埋怨觉得她不像别人的妈妈那么体贴亲近,却没有看到在很多无言的时刻她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不亲近,是自身竖立的刺将她阻隔在外。
青春期的叛逆嘶吼、恶语相向,已将她推得越来越远。一身的刺,不允许她再多靠近一分。
后来的关系的缓和,是在进入高中以后。离家较远,周末都是留校,回家只是在长于三天的假期。见面次数少了很多,偶尔也生出了想念。再次回家也学会了刻意收起脾气,好好的交流。有时候家里两人在一起吃饭,不说话很安静。但有时在家待的时间长了,还是会忍不住烦躁,觉得她多说一句话都受不了。
年龄的一次一次增长,繁重的学业,心性慢慢得到沉淀。少了曾经的浮躁,多了分稳重。慢慢学会了懂事,知道她的不易,回家和她的相处较以前好了很多,不觉间也亲近了很多。有时候她与家人起争执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心疼维护。
当以为一切都可以很好的继续下去,关系也可以再发展得好一些的时候,没有后来了。
有时,也曾特别懊悔,那些本来很是心疼出口却是责怪的语气,那些未来得及表达的爱,那些蛮横无理又醒悟得晚的日子……
“来不及”,这三个字始终是一种遗憾。
后来有天夜里,爸爸喝醉酒打电话过来说起了关于她的一些事。他说她走的前面两天晚上,问起他说,女儿什么时候回来,我想见见女儿。当时那个时候正面临高三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统测,是高考前的一次大规模的模拟考。爸爸跟她说,女儿要准备考试了,她前途要紧,我们别打扰她。
那天夜里,挂了电话,我哭的不能自已。懊悔、愧疚、自责……所有积压的、新增的情绪一股脑地全蹦了出来,我不能够原谅自己,亏欠妈妈的始终觉得太多太多。
我突然记得,在那场所谓决定命运的高考里,第一天的考试里脑子晕晕乎乎的那种状态,我手上戴着她曾经用过的发绳,越想好好考却越适得其反。语文的第一题现代文阅读似乎什么都读不懂,数学也是计算写的很懵。那天由于自己状态的原因还跟闺蜜大吵了一架,下午吃饭也是自己一个人去吃的。
后来傍晚到图书馆那边教室去自习,我自己意识我不能够再那样下去,再继续那样我真的得毁了自己。所以,那个傍晚,也是在学校的最后一个傍晚,可能所有的同学都是那样觉得,每个人都“疯”的很开心,我跟着他们一起笑,也许是笑完了欠缺高三的一整年的笑,笑出了眼泪,那时候,明天在哪,不得而知。
两年的新年里,都没有她,始终觉得那其实不是一个新年。还能清楚的记得,两年前的那个新年,跟平常没有没什么不同,不一样的只是她吃完饭就早早离席,当时只以为是她太累了,没想很多。“一家人要整整齐齐”,如今这话却很是讽刺。
新年那会,表姐她男朋友一家人全过来她家过年,亲戚几家也都被叫过去吃饭。当时看着她家一家人其乐融融,表妹跟我年纪相仿,表姐跟我哥年纪也差不多,心底忍不住想原本没差多少的家庭,如今却是天壤地别。想着竟然不觉间眼眶越发装不住泪水,于是当时匆忙找了个借口早早回了家。
后来我跟我朋友说起这件事,他说你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家庭,怎么就不配拥有那种幸福呢?
其实,他说的我也都懂,只是,或许我从来都还是把自己放在曾经的那个角色上吧。
那场未来得及的遗憾,始终还是会记挂一辈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