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国藩当官以前,曾家是湖南乡下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家, 生活并不富裕,进京考试的费用都是亲戚朋友借的。 曾国藩家是因为曾国藩中了进士开始之后才由穷变富的, 因为曾国藩家地处一个偏僻的闭塞的小村落,周边的亲戚朋友都是没有太多的学识, 曾家也好不容易才出了一个进士,所以,曾国藩自从当上了翰林宫之后,就被认为是一只极具投资价值的潜力股, 身边巴结的人络绎不绝有送房子的也有送田地的, 所以老曾虽然没有工资收入,却有了这样的几条收入渠道。但是有了这些钱,做京官还是需要资本的,各种花销很大,还是不够用。 曾国藩很穷军官十三年虽然屡屡申请的借款和哭穷一直是曾国藩居住京城经济生活的主旋律。 但晚清的官场腐败,人们最为熟悉的恐怕就是冰敬和碳敬,甚至以权谋私。 但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如此穷困拮据,曾国藩依然能保持清洁,克制己欲。甚至在三十岁这一年曾国藩立下了学做圣人,不靠做官发财的志向。
在曾国藩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为官者的品德和操守,那便是知足,少欲,低贪的理念,应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就像叔本华所说,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是无法依附在那些注定会失去的东西上面。 将自己的快乐,受限于外部的变化,那实在是太无常了。 千万不要牺牲自我的内在,去换取外在,不要用一个人整个或者绝大部分的安宁,闲暇和独立去换取荣耀,地位,头衔和名气。 精神上的丰富才不会无聊,有活力的思想才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总之:要做到知足少欲,克制贪欲,改变我们的生活观,就需要不断的长期训练,否则过了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可能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样意义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