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王处也横行〔读书札记〕

大蟹

世间万事万物,皆可入诗入文,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文化涵养,有无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关注、留意、了解、熟悉它,用流畅、朴实、生动、鲜活的语言去表达它,使之栩栩如生,趣味无穷,又抒发了你的情感。

我所居的城市,属于沿北部湾的地域之一。经年累月,所见螃蟹多矣,也食之不少,虽然在散文随笔中,轻描淡写过几笔,却无关痛痒,从未曾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早在唐代,诗人皮日休,就写过一首《咏螃蟹》,至今读来,仍觉形象生动,蛮有趣的,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未游沧海早闻名,

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

海龙王处也横行。

哪吒有其父铁塔李天王撑腰,初生之犊不怕虎,又何惧龙?他敢大闹龙宫,捋龙鬚,抽龙筋。而小小螃蟹也敢在海龙王处横行,真是胆大包天,目无君主,不自量力。

看来,还是明朝诗人徐渭明智,说螃蟹你敢横行,没见董卓当年那般作恶,滥杀无辜,人恨其专横残暴,在其脐间点灯,膏油尽出么?请看徐渭的《题蟹》:

稻熟江村蟹正肥,

双螯如戟挺青泥。

若教纸上翻身看,

应见团团董卓脐。

能人就是能人,大咖就是大咖。画上的一只死蟹,都可被徐渭这老先生,扯到《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上去。如果他当年有幸上了简书,那粉丝肯定大大的有。不像我们这些写散文随笔的,写了几十万字,还不如人家写28个字的一首诗得的喜欢和赞赏多,更遑论粉丝之数量,更是望尘莫及了。

傻呀,谁叫你不去读读衡文九法,记住什么辞旨、蓄材、才思、情采、风骨、变通、鉴赏、指瑕、锤炼呢?

人家有章有法,自能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你无章无法,随意书写,不会变通,自然写得沉实,别人不太喜欢。

可那清朝的李文治,为什么在他的《书船山纪年诗后》,却这般写呢?你看他的诗:

一代风骚多寄托,

十分沉实见精神。

随园毕竟沉游戏,

不及东川老史臣。

以此看来,白居易在京城虽然居之不易,其言也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些内容充实,为人生的艺术,接地气而富有深意的文章,才可称为优秀之作。无病呻吟强说愁,风花雪月尽吹牛,于人何益?

文章不是自夸的,只能凭借读者和时间去检验。风吹瘪谷,大浪淘沙,沉实者宛如中流砥柱,江中那巨大的鸡心石,非瘪谷和泥沙可同日而语。

朋友,你信不?我信。

花蟹

老虎蟹

走马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