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游乐变成生命的游戏

5月25日晚上6时许,在江苏徐州,琪琪和男朋友小王、表哥小鲁相约一起到蹦床馆去玩。在参与一个蹦床游戏时,头部朝下重重摔落在海洋球池中,当场动弹不得。送医后确诊为完全性截瘫。据报道,小琪是一位医学专业研究生,父母都已退休,收入不高,而后期的康复治疗费用还有很大的缺口。

这已经不是第一起被报道的蹦床事故,近年来蹦床馆凭借着刺激热闹的游戏设施和体验在年轻人中十分火爆。全国各地都开起了多家蹦床体验馆。但红火热闹的背后,危机也在悄悄产生。在百度上随手一搜,近半年内就发生过至少六起蹦床安全事故,且大多数受害人都没有能够得到应得的赔偿。

该事件发生之后,工作人员的第一时间救援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训练,对女孩造成了严重的二次伤害,令人痛心。且有专业人士指出,涉事场馆的海洋球池明星深度不够,海洋球不能起到足够的泄力作用。场馆安全设施不完备和工作人员的不专业共同导致了这起灾难。体育总局在19年出台了一部《开展大众蹦床运动的基本标准与要求(试行)》。其中包含了37条对蹦床馆和游戏参与者的硬性要求,可是对比目前正在运营的大多数蹦床馆,鲜少有店家能完全达到要求,并且监督顾客也完全符合规范。

我们的颈椎为了兼顾轻便与灵活性,选择了小骨块、多节段、薄韧带和纤细肌肉的配置,相应也就牺牲了牢固性。因此正规的游乐项目里,都非常重视对颈椎的保护。汽车、火车、飞机的座椅头枕,也是专门设计用来保护头部不会过度后仰而拉断颈椎的。

游乐场的各式高风险游乐设施基本都包含着多重的安全保障设计,在开始之前,工作人员会处理好每个游客的安全设施配备情况,还有复杂的安全规定等等。这是游乐园产业发展多年经历过无数次生命教训换来的经验。蹦床馆作为刚诞生不久的新兴游乐产业,在安全管理的经验不足,但仍有经营规范安全性较高的场馆。所以之所以出现此类安全事件,本质上还是场馆经营者对顾客安全的漠视。

据报道,在本次事件发生之后,小琪还在医院抢救,场馆负责人已经开车回家了,表示有保险公司会赔,而小琪一家至今只收到了5000元赔偿,涉事场馆最终也只是停业了短短几天后又开始重新营业。这种对顾客安全情况的淡漠,和相关管理处罚制度的不完善,也许正是此类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每一个参与蹦床游戏的游客,都是带着愉快的心情,抱着和朋友家人共同度过快乐时光的目的来到蹦床馆的,然而却因为店家安全上的疏忽,处在了极度危险的游戏环境中。游乐不是生命的游戏。反思安全问题,不断完善安全措施,才能让游乐馆变成真正的“游乐”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