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原文发表于:13th July 2021,《不用數字的研究》,作者:周弋渲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久,在瘟疫席卷下中小企业雪崩式倒闭。从2020年3月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已有超过10万家小型企业永久倒闭,其中餐饮业的损失更为严重(经济参考报, 2020)。不止是美国,各国的经济都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然而,无论是此次新冠疫情还是历史上其它重大的灾难事件,总是有企业可以在危机中觅得生机,在动荡的时局下乘着危机势头发展壮大。像是阿里巴巴、京东、顺丰等企业也是在2003年SARS中找到机遇顺势而上才有了今天的领先地位;又比如,美国911事件后,航空业仅遭受到短暂业绩下滑,随之而来的却是公众对严苛的隐私检查更宽容的让步。
类似的,在历时已久的新冠疫情影响下,大众行为已然产生转变:像是人们在疫情期间倾向使用行动支付,长期以往,即便疫情结束人们还会继续将行动支付作为主要的支付手段。因此,系统性了解这些行为转变(behavioural shift)、判断未来趋势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看见创新机会找到生存之道,即使在经济萧条时也能逆风而上转危机为生机,从生机里抢占先机。
行为转变藏新机
疫情影响下,大众最显著的行为改变就是居家时间变长,衣食住行育乐皆在家进行。曾经早出晚归的上班族纷纷改为在家办公,如此一来,人们对于居家办公的空间和设备就有了新的需求。曾经家里可以不需要适合久坐的办公桌椅,不需要独立的工作空间,网速不用太快,路由器、电脑等设备也不用太好,如今一家人在家上班上课,对于空间的规划和网路设备的选择就有更高的要求。潜在的,家居公司、电脑厂商、软体业者等相关行业的生意随之就会变得更为火爆,而对公共办公场域和餐厅外食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因此商业地产和餐饮业者如若不作为,疫情就会成为他们的严冬。
当我们系统性地了解大众在不同方面的行为变迁,或者了解特定分众呈现的新行为,便可清晰的看见创新机会所在的领域方向。然而,仅仅看见新的机会不见得就能让企业在寒冬中觅得生机,还需要挖掘大众行为改变背后的深层原因,用多元的视角判断行为变迁是否会成为长期趋势或只是昙花一现的疫情现象。由此归类不同类型的行为变迁,才能准确锁定新机作出成功的创新。
判断趋势寻生机
尽管人们在疫情影响下呈现多方面的行为转变,但并不是所有的改变都会持续。有些行为仅仅只是在疫情突然爆发下的短暂妥协,在疫情结束恢复正常时,大众又会恢复成疫情前的状态;而有些行为会因为疫情而永久改变,成为一种持续的趋势。有分析表明,在美国正式宣布电影院因疫情短暂关闭之前,影院的入座率就已经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此种行为转变是由消费者驱动的,如若产业依旧维持现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创新,那么影院的入座率即使在疫情结束后仍旧会持续走低,而不会因为疫情结束影院重新开门营业而得到改善。相比之下,一些现场的体育赛事卖座率只在赛事被正式取消时才会下降,这表明消费者并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而永久改变他们亲临现场看比赛的习惯。
不同的行为改变背后可能潜藏完全不同的动机和行业因素,因此研究者分类了不同的趋势(现存趋势或疫情下的新趋势)和持续性质(暂时性和结构性)为以下四个类型:催化(catalyst),加强既有趋势;提升(boost),暂时加强既有趋势;替换(displacement),暂时出现的新趋势;创新(innovation),带来新的持久趋势(Jacobides & Reeves, 2020)。就拿“催化”类型来说,疫情扩大加速一个既有的趋势,而非创造新的趋势,像是网购的进一步火热就是被疫情催化的结果。在疫情之前,人们就已经纷纷转向线上购物,并且这种改变是结构性的,并非只是疫情封城下导致的结果。再加上新通路的体验良好,即使疫情结束人们也认为可以继续通过网购来达到采买目的。如此,店家可以通过判断趋势的类别重新思考实体店的作用,以此来拟定发展策略,乘着趋势找到持续经营的生机。
重塑商模抢先机
疫情从多方面改变这世界原有的轨迹,逐渐形成长期抗疫的新常态。企业的经营若还是依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势必无法在大浪淘沙的市场下找到立足之地。只有因应疫情,及时调整策略方向,改善或重塑商业模式才有可能抢占市场先机,在后疫情时代让企业立稳脚跟。企业若要厘清新常态下需要如何转变商业模式,必须从基本问题开始省视,例如:你的企业要如何创造和提供价值?要与谁合作?以及未来的顾客会是谁?而且资金的分配与运用尤为重要。能够成功在大危机中存活并壮大的公司不仅比同业投资更多在新的机会上,资金的运用也更为精实,通常只集中在少量项目上,且90%以上的投资都专注于成长和报酬率较高的市场。
当然,大企业更容易从不同渠道获取资本,因此相较于中小型企业,他们在持续经营上面临更小的挑战。然而,中小型企业在商模重塑上也可以发挥其灵活的优势。例如,台湾的连捷国际行销公司,原本以利用捷运百万人潮帮助捷运周边实体店家导客行销,但在疫情的三级警戒下,捷运人流急速减少,实体店也被勒令禁止在店消费。因此,疫情在台湾爆发的第一周公司就迅速作出回应、调整策略,推出疫情期间的优惠方案;同时与外送平台合作给店家提供外送服务以维持经营。除此以外,公司也试图与数位转型软体业者合作帮助现有的实体店家顾客进军电商市场,协助整体零售产业升级。为后疫情时代构建全通路的行销平台,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
疫情时代的局势引得各界人人自危, 但危机也打造企业创造新竞争地位的绝佳机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需从了解消费者行为转变和判断需求所处趋势类型开始,再根据环境变化顺势调整商业模式,灵活进行资本分配,在后疫情时代建立起自己的优势。
参考文献:
经济参考报,(2020),疫情下多国企业破产数量上升美国超10万家小型企业倒闭
Jacobides, M. G., & Reeves, M. 2020. Adapt Your Business to the New Real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 98(5): 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