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420
陪伴点评丨看到了你的样子/记录成长——主题创作点评7
文/阿斌
在昨天的点评会上,我们组的一名成员和我说,他要退出点评。因为是在点评会上,我只能简单地和他沟通,劝他坚持。他告诉我他有自闭症倾向,我也和他聊,不要强化这一意识,放松心情。但是他还是告诉,他最近工作很忙,压力很大,最后还决定退出了。今早,又有一名成员发了红包,表示退出。又是一番沟通,他说昨天晚上喝了酒,影响了点评,没精力等等。我有点晕了,反省自己是不是工作没有做好?韩涵微语和王大珊两位老师都发来微信的鼓励。王大珊老师说:“阿斌,只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能走得久远,这不是强迫的事情,你做的非常棒了。”管理团队小群里的各位老师也都发了微信鼓励我。看到大家的热情鼓励,我很感动。我说:“恨不得把自己放在铁砧打,砸出火星来点燃他们。”
的确每一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如此。我也有感到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想躺下来休息。但是,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寻求进步、汲取营养吗?难道不是结交志同道合的文友的吗?为什么要放弃?正像组里有的一友友说的那样,多好的学习机会,就这么放弃了,太可惜了!
上午阅读愚人老师《21陪伴丨一生的陪伴》的文章,前后阅读了六遍,两次和其他老师沟通,交换意见,我还在纸上画出时间路线图进行逻辑梳理。我担心,因为我的误读,而对不起作者。恰好在分组时,愚人老师加了我的微信,方便了我和愚人老师的直接沟通。我把我的疑问告诉愚人老师,也倾听他对文章的解释。这样我写出了我的点评。发到小组群里,得到认可。我想既然要做,就要认真去做,对得起作者,也对得起自己,更对得起所花的时间。
在小组群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得到大家的鼓励。下午完成当天任务后,于是赋诗一首:
遇见
当清风遇见明月
你是我心中不灭的灯
当谷雨遇见新绿
你是我最美的香茗
当小溪遇见山峰
你是我深情的交响
当我遇见了你们
我才知道如何努力前行
昨天的点评再次得到作者的认可
今天的点评文章是:
1.21陪伴丨一生的陪伴
2.22陪伴丨母亲的爱是最美的四月天
3.23陪伴|小刺猬
1.
【点评文章】21陪伴丨一生的陪伴
https://www.jianshu.com/p/684a71015ecc
【文章作者】愚人
【自荐语】
我叫林建明。
写这篇文章是清明节前,当时是为了日更,只写了两段。刚好韩老师在文字之光群里发了主题陪伴的征文通知,我报名,且第二天就投稿了,可谓神速度。
投稿后更改了第一自然段,母亲没有种油菜,麦子,是想说她已经没有土地了。紧接着的几段植物地描述,也是基于我对土地的认知,还有自己让母亲离开这片土地的想法。至于写去年母亲去上海生活的一段时间,及三个月后再见到母亲脸面上的变化,只是衬托了她离不开土地、村庄这一习惯。
其实,不是母亲离不开土地,也不是她有多高的境界,而是心里的矛盾,这也是习惯和不习惯的问题。
她不习惯城市生活,不习惯他乡的语言,饮食,甚至不习惯她的子孙们对生活的态度。
所以她选择了自己的习惯。
这是年龄上的代沟,也是社会给予我们这代人(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个思考,面对老人与生活到底该怎么去陪伴?
最后“出村时天色暗了下来。打开车灯,路边的油菜禾倾斜到路面,尽管开得很慢,它们仍旧抚摸着车身,‘沙沙’地响。”这一段描述,我是经过深刻考虑的:一是呼应开头,还有一种是含意,无论我怎么避让也是离不开作物,离不开这片土地的,这沙沙声有我的叹息。
还有文中使用的一些口语,地名是缘于我写乡愁文的一个手法,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读《清明》这篇,可能会有些了解。
因为自己文化的浅薄,我并没有很好地挖掘出来。
谢谢大家。
【点评作者】04 阿斌 abin
【点评文章】21陪伴丨一生的陪伴
【文章特色】
1.这是一篇深情的叙事散文。作者在文章中记述了母亲与土地的依恋关系。这是中国老一辈农民发自肺腑的一片深情。
2.作者从回家做清明开始说起,先是交待潮湿的空气和绵绵的细雨,又说一路上看到的风景,从油菜花黄,到大片麦田的绿色,再到缺少阳光渲染的有些暗淡,恰恰契合了清明时节的气氛。这次回家除了做清明,作者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接母亲去上海。这一部分的描写如带着乡土气息的水墨画一样。
3.作者在回家见到母亲时,看到母亲面色红润。插叙回忆,母亲八十四岁了,不愿意住在上海,喜欢在家里自己的小菜园里栽些油菜,种些玉米,豆类。又通过母亲与邻居的对话,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让人不尽联想到白居易的《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4.作者通过母亲这一形象,描述了中国普通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特别是老一辈农民,他们将自己一生的时光镌刻在土地上,把自己的汗水滴洒在田野里,土地里所有的收成都是他们生命结出的果实,所以他们眷恋土地,离不开土地,这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中国老一辈农民与土地的依恋关系是一个历史性话题,也是当今社会所应当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城镇化的时代潮流中,更是构成了子女与父母生活差异的矛盾与理念分歧矛盾的社会性问题。
【优化建议】
1.作者本文在时间、地点的交待上有些模糊。
2.在层次上不够清晰。一篇文章有叙事、有回忆、有联想,都是可以的,但过于跳跃,读者会读不太明白。
3.建议作者悉心梳理,重新组织材料。
其他老师的点评
【点评作者】49王大珊
【点评文章】《21陪伴|离不开土地的母亲》
【文章特色】
这是一篇非常雅致的散文佳作。全文没有“陪伴”的字样,但母亲对故土的深深依恋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善于营造氛围,清明的哀思、与淡淡的乡愁交织在一起,衬托着老人“有忧伤有无奈也有不舍和眷念”那种令人怜惜的心境。
鸡的伏笔很巧妙,母亲留后手,把眷恋情结刻画得惟妙惟肖。
很喜欢林老师的笔调,从容又细腻,遣词造句优美,有文人雅士之风。
【优化建议】
1.有两处费解:“分家后,母亲就生活在弟弟家里。”“我带了两只,弟弟带了几只,剩下的不见了。”母亲到底和弟弟住在一起没有?另外,去江北那一段,可能是想表述作者对母亲的挂念吧?但这段删掉,感觉会更紧凑。
2.前边用很长篇幅描写故乡景色,对渲染这块“土地”有作用,但可否将母亲或者乡亲与之做三两句关联,使之更贴近主题?
3.“做清明”应该是祭祀风俗吧?“谋道”一词不懂是什么意思,“养孬子”是方言,这些可否在正文后做一下注释?
以上仅供参考。
【点评作者】11叫我高高
【点评文章】陪伴|一生的陪伴
【文章特色】
开头由路边景色入题,虽稍长些,但景物描写非常传神,很多比喻新颖别致。对于没有见过油菜花的我,真是觉得再雅致不过了,并且景物描写渲染了淡淡的忧伤,和“做清明”这件事相互映衬,景与事与后文都非常连贯。写法老练而最重要的是景物描写如清风拂水荡起涟漪,就那么渲染着,有意为之却不露痕迹,着实很妙!
中间部分写出了娘对土地的依赖与陪伴。这个写母亲的角度非常好,叙事部分与描写部分穿插进行,恰到好处。而且宅基地前后种菜种花,我母亲也这样做,进院子里会觉得光阴都变慢了,岁月静好,地久天长。
结尾用景物入手,从声音入手,渲染出一种淡淡的乡愁,而结尾的描写又让人回味无穷之感。
【文章建议】开头过道部分和回不去被拦部分,可以不要。中间母亲与土地的陪伴还可以再丰厚,加些母亲与土地劳作的场景,可以插叙进入,以突出母亲与土地不能割舍的情感。个人建议。
读到好文,开心。
愚人【评后感言】
谢谢大家认真地阅读,认真地点评,向大家学习。
我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友友们的精彩评论,看得我目不暇接,又紧张又开心,紧张的是,怕自己文章经不起大家的检验,但又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开心的是,经过大家的火眼金睛,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今晚,很开心能与大家在一起,看到大家真诚用心的点评,让我好感动,我会把所有的点评都认真收藏起来。谢谢大家,让我收获了真诚与鼓励,谢谢。
林老师的感言是真诚的心里话。
2.
【点评文章】22陪伴丨母亲的爱是最美的四月天
https://www.jianshu.com/p/99c5f8d162d1
【文章作者】芸若菲
【自荐语】
大家好,我是第二期陪伴专题第三组的作者芸若菲,我之所以写了母亲这篇文,还是清明回家时,给我感触很深,我们回家,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一会问我们想吃什么,一会拉着我问长问短,一会儿拿出我们爱吃的生花生,一会儿又拿出我们爱吃的熟玉米棒,可是我们要走了,母亲不说话,只一股脑儿把鸡和蔬菜往我们车里装,然后,眼巴巴地,望着我们车子开出的方向。
我们已经走出了很远,从后视镜里,还看到母亲站在原地,久久没离去,那一刻,我看到了母亲的孤独和不舍,心里顿时五味杂成,眼泪情不自禁就流下来了。我们做儿女的总是亏欠母亲太多,小时候,不管母亲遇到多大困难,都从没有放弃过我们,可是,我们长大了,却不能陪伴在母亲左右。内心除了愧疚还有不安,希望通过这次点评学习,能让自己有更好的进步,谢谢大家
【点评作者】04 阿斌 abin
【点评文章】22陪伴丨母亲的爱是最美的四月天
【文章特色】
1.这是一篇记述母爱的抒情散文。作者开篇引用汪国真的诗句“母亲与子女,这场生命轮回中的邂逅,只因血缘,便生出承诺。”为文章增添了光彩,并点明文章所要抒发的情感。
2.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母亲对子女的哺育以及工作以后子女对母亲的愧疚心理。作者在文章中记述了小的时候,做母亲的帮手,跟在母亲身后的情景。特别记述了作者自己小的时候脚受伤化脓后,母亲用嘴吸吮脓血的往事。这一典型事例的描述,让母亲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
3.母爱的伟大在于忘我。当作者长大成人在城里工作后,因为工作忙,不能守在母亲身边,而母亲却总说自己硬朗,怕耽误子女的工作。
4.作者在最后部分,说:唯愿今生,能好好牵着母亲的手,才是儿女最大的幸福。”点明文章主题。
6.语言流畅,感悟饱满,生动形象。
7.文章中插图很用心,图文并茂。
【优化建议】
1.文章标题有待斟酌,与“陪伴”主题不够紧密。“最美的四月天”这句话的确很美,但与母亲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建议读一读暖风浅浅的《15 陪伴|倾一生之力,伴岁月风雨》。
2.文章段落可适当集中。
其他老师点评
【点评作者】49王大珊
【点评文章】《陪伴| 母亲的爱是最美的四月天》
【文章特色】
文章分为三部分即童年母亲对子女的爱、长大的我们对母亲的忽略、探望母亲后的不舍,主题突出,线索清晰。
文章第一部分的描写最精彩,事例详实,故事感人。“左右手”、 白米饭、吸脓,这些都是作者个性化的经历,写得非常生动。
作者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觉到母女情深。
行文通达,语言流畅。
【优化建议】
1.结构方面:建议把第二部分内容拆分,把属于母亲对子女关爱的内容合并到第一部分,把对母亲的忽略内容合并到第三部分,全文两大部分即可,而且以第一部分为主,第二部分为辅。这样是为了更丰满地塑造母亲形象,突出母爱。
2.内容方面:原来后两部分事例单薄,抒情过多,建议增加具体故事,删减抒情的文字。
3.关于小标题:开头引用的汪国真的诗是统领全篇的还是第一部分的标题?如果是前者,那么第一部分就缺小标题了,需要再考量一下。
4.语句方面:只提一个建议,“左右手”可以换成类似“跟屁虫”“捣蛋鬼”的词语会更贴切一些。
以上仅供参考。
芸若菲【评后感言】
我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友友们的精彩评论,看得我目不暇接,又紧张又开心,紧张的是,怕自己文章经不起大家的检验,但又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开心的是,经过大家的火眼金睛,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今晚,很开心能与大家在一起,看到大家真诚用心的点评,让我好感动,我会把所有的点评都认真收藏起来。谢谢大家,让我收获了真诚与鼓励,谢谢
3.
【点评文章】23陪伴|小刺猬
https://www.jianshu.com/p/8ab0ec24c4ae
【文章作者】椰子coconut
【自荐语】
大家好,我是椰子coconut。
《小刺猬》是在12日前一天草就的一篇流水文,说是文章,倒不如说它更像是老酒简友主张的亲子日记。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多变,他们时而敏感脆弱,时而张牙舞爪,像个小刺猬。做大人的如果不把他们当大人,他们会认为你无视或轻视自己,如果不把他们当孩子,他们的确又需要大人的陪伴和慰藉。所以平时就是这样,她像孩子的时候,先无条件的接受我的孩子,包括她的缺点和不足,接纳她的负面情绪。待她情绪稳定像个小大人的时候,再适时相机引导。
自我感觉本文碎碎念比较多,缺乏触动人心的画面、句子和典型事例。饺子店的意识流似有跑题之嫌。写得不太认真,但在“文字之光”群玩得很开心,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点评作者】04 阿斌 abin
【点评文章】23陪伴|小刺猬
【文章特色】
1.这是一篇十分温馨的子女教育类散文。读起来亲切、温暖、脉络清晰。这是给我的第一印象,很舒服,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
2.初看标题,以为是一篇记述与动物有关的文章。读到中间部分才知道“小刺猬”是作者的女儿,好形象,满身是刺,锋芒毕露的。但是作者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和女儿进行交流、开导,引导女儿逐步克服自身的缺点,走向心智成熟。
3.作者在文章中引用了袁牧的诗《苔》,很有深意,我喜欢。其实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在社会上都是一朵无名的小花,但都有绽放和装点世界的权力。
4.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说:“改变世界的第一步是改变自己。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这是应对生活万种状况的最好法宝。也请记得,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应成为自己肆意宣泄情绪的对象,尽管他们是这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情绪的刺有时也可能会扎伤他们。这世上,无条件包容你,用心用情陪伴你的人,不多,要珍惜!”点明了文章“陪伴”的主题。
5.作者抓住了子女教育的社会性话题,具有普遍意义。
【优化建议】
文章开头前四个自然段落可以缩减,简单一带而过,并交待“小刺猬”是作者的女儿,这样会使文章更加清晰。
其他老师点评
【点评作者】11叫我高高
【点评文章】23陪伴|小刺猬
【文章特色】
总评
本文描写细腻,文笔优美,把女儿的心思动作神态和自己的动作心理都描摹了出来,可以说读来如临其境,如同也跟着买了饺子皮,又看到了包饺子的过程,女儿从不高兴到开心的整个神态心理都描写得细腻生动。
共鸣
本文的母亲形象非常温婉而有耐心,从母亲的日常生活和与女儿之间的交往,可以看到这是一位非常有教育观念的母亲形象,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润物细无声地倾注着对女儿的关注与爱,这种爱最是动人,作者把自己的爱表达了出来,也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表达了出来。
【优化建议】
开头店主的部分让人以为是写店主,最好去掉。
【点评作者】06梅美生活
【文章标题】23陪伴|小刺猬
【文章特色】亲子话题,母女成长与青春期女儿“小刺猬”的叛逆。
从买饺子皮说店主长胖转入对自己处于青春期女儿耍性子一直说是刺猬性格的描述,孩子的一言一行也时刻左右着自己的心情,可见能做到陪伴中的察言观色与磨合后的互相理解是不仅仅需要陪伴,还许多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包容以及有原则的保底。
孩子的青春期并不是坏事,是孩子意识到独立人格的体现,在自己家与学校集体圈只是她通过观察发现的一个局限场所,要走进更广阔的天地,孩子需要变化。
珍视孩子,重视陪伴,准确判断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是我们家长旁无责贷的任务。
整篇文章内容完整,描写清晰,把青春期的女儿比做“小刺猬”形象又生动。
【优化建议】
1:文首对哈萨克族妇女的描写字数过多,感觉与主题关系不大,可以一带而过。
2:思维上可以参照“朋友是老酒”的亲子日记做法,给女儿鼓励!
椰子【评后感言】
事非经过不知难,今天之前,看人挑担不吃力。对别人的文章火眼金睛,吹毛求疵,不找出问题誓不罢休。面对自己的文章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感谢各位简友不吝赐教,用心点评,待交流结束定当一一品读回复,权衡吸收,博采众长,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文章,并从中得到继续前进的动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