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堆排序

堆排序是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而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堆排序也是一种选择排序。
一、堆
堆是具有以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大顶堆;或者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小顶堆。如下图:

image.png

对堆中的结点按层进行编号,将这种逻辑结构映射到数组中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image.png

该数组从逻辑上讲就是一个堆结构,用简单的公式来描述一下堆的定义:
大顶堆:arr[i] >= arr[2i+1] && arr[i] >= arr[2i+2]
小顶堆:arr[i] <= arr[2i+1] && arr[i] <= arr[2i+2]
二、基本思想及步骤
1、基本思想
将待排序序列构造成一个大顶堆,此时,整个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顶的根节点。将其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此时末尾就为最大值。然后将剩余n-1个元素重新构造成一个堆,这样会得到n个元素的次小值。如此反复,便能得到一个有序序列了。
2、步骤
A、构造初始堆:将给定无序序列构造成一个大顶堆(一般升序采用大顶堆,降序采用小顶堆)。
无须序列结构如下:
image.png

从最后一个非叶子结点开始(叶结点自然不用调整,第一个非叶子结点 arr.length/2-1=5/2-1=1,也就是下面的6结点),从左至右,从下至上进行调整。
image.png

找到第二个非叶节点4,由于[4, 9, 8]中9元素最大,4和9交换。
image.png

这时,交换导致了子根[4, 5, 6]结构混乱,继续调整,[4, 5, 6]中6最大,交换4和6。
image.png

此时,我们就将一个无需序列构造成了一个大顶堆。
B、元素交换
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使末尾元素最大。然后继续调整堆,再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得到第二大元素。如此反复。
将堆顶元素9和末尾元素4进行交换
image.png

重新调整结构,使其继续满足堆定义
image.png

再将堆顶元素8与末尾元素5进行交换,得到第二大元素8。
image.png

继续进行调整,交换,如此反复进行,最终使得整个序列有序
image.png

3、复杂度
堆排序对记录数较少的文件不值得提倡,但对n较大的文件很有效。其运行时间主要由构建初始堆+交换堆顶元素和末尾元素并重建堆两部分组成。其中构建初始堆复杂度为O(n),在交换并重建堆的过程中,需交换n-1次,而重建堆的过程中,根据完全二叉树的性质,[log2(n-1),log2(n-2)...1]逐步递减,近似为nlogn。所以堆排序时间复杂度一般为O(nlogn)。比快速排序用时少,另外堆排序仅需一个记录大小供交换用的辅助存储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什么是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第二章...
    SeanCheney阅读 5,828评论 0 19
  • 课程介绍 先修课:概率统计,程序设计实习,集合论与图论 后续课:算法分析与设计,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概论,人...
    ShellyWhen阅读 2,368评论 0 3
  • 1、线性表、栈和队列等数据结构所表达和处理的数据以线性结构为组织形式。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这种线性表只能在固定的...
    雾熏阅读 2,475评论 0 10
  •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
    水过七巡阅读 646评论 0 0
  • 主要人物: 六个小陶:吃货帮帮主 小王:六个小陶的好基友 老王:原武林盟主,复活后的老王,更加厉害 莱昂瑀多:影帝...
    taoruihaoshuai阅读 3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