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别人,没有任何愧疚感

哲学家萨特这句话直击灵魂:“成熟的标准就是:拒绝别人以后,没有任何愧疚感。”这份“无愧”不是冷漠的铠甲,而是个体完成精神成年的宣言。

当我们说“是”却心怀怨怼,那是对关系的慢性毒害;而坦然的“不”,才是对彼此真正的尊重。

荣格曾洞察:“最可怕的事情,是全然接受自己。”成熟正始于这种全然的接受,接受自我意志的正当性,接受边界的存在不是疏远而是清晰。

一个无法说“不”的“好人”,其“好”是脆弱的,因为它建立在自我否定的流沙之上。

这让我想起禅宗所言的“如是住”,心不粘着。愧疚感,恰是心粘着于他人评价的证明。

成熟的拒绝,是如溪流绕过巨石,不抗争,不解释,只是静静地按照自己的轨迹继续流淌。

它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平等心:既相信对方有能力承受被拒,也确信自己有权利守护能量。

真正的成熟,是让每一次选择都成为对自我价值的确认,而非对他人期待的献祭。

当拒绝不再伴随内心的风暴,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内心的主权,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主宰者。

注:本文来源于今日头条小园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