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樊登老师写的《读懂一本书》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现在有些人认为读书无用或只追求读有用的书,这两个观点虽然是对立的,但都对读书存在着误解。
通过读书,我们的视野会变得更加开阔,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带给我们力量。
塔勒布在《反脆弱》这本书里强调:读书是人类反脆弱的强大武器。
读书可以让我们从“单项度的人”变成“多向度的人”,“多向度的人”同时拥有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性能力和享受美好生活的感性能力。
也有很多人认为读书确实很好,但存在很多阅读障碍,比如:你有没有过一边读书一边看手机,读书效率低?有没有看了几段不知道看的啥,就这样反复,半天读不进去?还有不知道读什么、怎么选书。其实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刻意练习》一书里提到过一个原则——这个世界上的事只要有一个人能做到,其他人就都能做到。
樊登老师也是从参加大学辩论队、到央视主持、到大学讲课、到做现在的读书会一步步训练出来的。
学习分为沉浸式学习和观光式学习,观光式学习就像观光旅游,跟一个旅游团,到各个景点,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整个旅程结束都不知道有哪些收获。沉浸式旅游,就是在旅行地住下来,深入当地老百姓生活,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沉浸在当地的生活氛围中。而这两种旅游带给你的收获有着天壤之别。
沉浸式学习能够让我们在学习时像主人公一样,主动的去体会和探索这本书的意义。
而最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方法就是讲书了,你想想,如果你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听众或读者,没有太多的欲望去认真的了解书中的内容,可能看完很快就忘了。
但你换个角度,你要把这本书看完后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的朋友、同事听,你成为了一个向别人传播知识的人,那你是不是要一边看一边想,这本书的架构是什么?开篇先说什么?这里边最动人的故事是哪个?价值在哪?当你沉浸在里面的时候,你会进入“心流“状态,加深了你的记忆,并且很难忘掉。
同时,你会发现自己在讲书的过程中还要旁征博引,而这种旁征博引来自于你的知识库,你需要不断的去积累和练习才能让你的知识库越来越丰富,你的知识和大脑的神经元都会逐渐连接起来,会令你的大脑更强健。
当然,这个讲书的学习过程,在一开始的时候会非常的艰难,我第一次讲书,比我想象的难度要大很多,但我走出了第一步,你呢,也快来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