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10点,我准时去接女儿下自习,带了手工曲奇饼给她当点心,从学校门口到家的路程约有10分钟,我们一边慢慢走一边聊天,非常愉快。
到家之后,各自洗漱,我先上床,女儿舍不得睡,还靠在门边和我说话,还有几分钟都要睡觉了,一切看上去都挺和谐美好,然而,矛盾发生了,猝不及防,甚至我都不知道怎么发生的?
事情是这样的:女儿一直在说她的学习,滔滔不绝,主要是说每门授课老师的教学特点,以及她自己的感觉与状况,其中说到了数学老师,年龄大,很有教学经验,但教学进度不按照考试时间来。
当女儿这样说时,我头脑里第一反应是:怪不得女儿数学成绩不好,原来是学习方法没跟上老师,这样的老师,你要主动学,要有自己的学习节奏,不能跟在他后面走,女儿可能并没有做到。
当时快十点半了,一般这时候我也是要睡了,头脑昏沉,说话时眼睛都睁不开了,但我的嘴还是把我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想到女儿就生气了,她提高了声音说:“你拿老眼光看人,你是不是认为我没有提前预习,我根本就不知道要这样来学习?”
我说:“是的,你不是这样的吗?”
她说:“当然不是。我们以前约好的,不拿老眼光看人,你为什么做不到?”
我说:“抱歉,我就是个普通人,没有做到也是正常的。现在我想睡觉了。”
说话的时候心里也有点生气,怪女儿有点小题大做。
女儿不依不饶,声音仍然很大:“你就是在敷衍,不是真诚的,真诚就不会想睡觉,我刚才也想睡,现在不瞌睡了,我是认真的在讲这件事。”
哦,my god,你怎么这么较真啊,多大点事,我内心无奈的抓狂,劝自己稳住,最后我慢慢道出:“先睡觉吧,我真没有恶意要伤害你,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提醒你呢!如果伤害了你,真诚道歉!”
女儿这回没有再执拗了,关上我的门去洗漱了,估计心里还是不爽,话说我也是不得其法,心里埋了一个不解的结。
02
今天下午上班空闲时间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章的第二页几句话戳中我,一下子解开了我昨天的心结,哈哈,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书中说,科维的一个儿子学习成绩很差,他与同学交往时也很不成熟,经常弄得周围的人很尴尬。他和妻子认为若要十全十美,首先要做完美的父母。于是他们尝试用积极的态度来激发他的自信心,只要他稍有进步,他们就会对他大夸特夸。可是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徒劳无功,这一切反而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后来柯维认识到,每个人的思维定式都是那么根深蒂固,仅仅研究世界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我们看世界时所带的“透镜”,因为这透镜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品德与个人魅力孰重?
品德包括诚信、谦虚、忠诚、节欲、勇气、公正、耐心、勤勉、朴素等。
个人魅力指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等。
你的选择又是什么呢?但如果你不是把品德放在第一位,一定无法获得长远的成功。
他和妻子谈到这些想法,并借此分析目前的困境,终于认识到,其实在内心深处,他们始终觉得儿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所以不论他们多么注意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其效果都是有限的。因为表面的言行终究也掩饰不住其背后的信息,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护。”
此时他们才开始觉悟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终于知道女儿为什么那么在意我拿老眼光看她的原因了,因为我是带着透镜在看她,还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智者模样,对她指手画脚,认为这样才是一个尽职的父母应该做的,哪怕说错了,也不是什么大事,甚至道歉也是为了维护父母大度理性的形象,实际上不是真诚的。孩子是敏感聪慧的,你不是发自内心的和她平等交流,她没有受到理解和尊重 ,当然不服气。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她有自己的判断与处理能力,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她,并让她无条件接受,那作为一个有思想的孩子,她当然不能接受。】
过去,科维和妻子潜意识里也是受到个人魅力成功论的影响,认为这个儿子有失颜面,他们重视自己成为模范父母,维持良好形象,更甚于对孩子的关切,这种心态也影响到了对孩子的看法。他们看重许多其他因素,反而忽略了孩子的幸福与快乐。
后来,他们培育了基于品德价值观的动机,不再拿孩子与旁人比较,不把固定的社会模式强加在他身上,这样,反而能够平心静气地欣赏他的优点。相信他有能力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也就不急于保护他免受外界的嘲笑。效果怎么样呢?
几个月过去了,他们的儿子不论在学业、运动场上还是社交场合中,以一般社会标准来衡量他的表现都是相当杰出的。
真是了不起,才几个月时间,这样的转变是远远超过了所谓的自然发展速度,夫妻俩都认为自发自动因素的作用要远远多于外在影响。
我看了真是受到莫大的鼓舞,原来改变对问题的看法是关键,相信孩子,而不要包办一切,终有一天你的孩子会成长为你想要看到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