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迟希新老师的从“三大空间”看班级,三大空间即: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教育空间。对班主任如何打造“有爱、有序、有目标”的教育空间提供了很好的引领。
一、基于“物理空间”的班级
教室的物理空间如何布置才能符合学生对学习和活动的需求?这还是大有文章的,教室内的布局就如同家的布局,需要整洁、优美。从卫生角度出发,保证教室内物品的干净整洁,学生个人的卫生也很关键,代表着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从班级绿化出发,适当的进行绿植的培养,从中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态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营造舒适的空间;合理的布局,教室内的布局要合理,文化的布置也不宜花哨,这样会生成不必要的注意力的吸引,造成学生学习分散注意力。所以,班主任在教室内的布局还需要把握一个度,有时空白也是一种美;安全防范,教室内的空间处处透漏着安全信号,还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仔细观察,关注细节的问题,因为每一个角落里都流露着教育的气息。
二、基于“心理空间”的班级
从心理空间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需要班级内要有民主风范,班主任能倾听所有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学生开口讲话的自由;具有尊重的态度,能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有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力,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氛围;班主任要有积极的言语,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让学生能够得到积极的心理感受和积极的心理体验。
关于学生心理安全感,不得不学习赏识教育,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冬季,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何时赏识?在学生觉得迷茫、对学习产生动摇甚至是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班主任的赏识教育会改变一个孩子的现状或者是整个人生。
三、从“教育空间”的班级
建设班级文化,做好精神引领。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精神象征,也是成长的引领导向,不是根据老师的个人喜好随意设置,还需要看文化背后的教育意义;开展主题班会,增强品德教育与价值观的引领;提升师德素养,彰显教师的榜样作用。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班级管理也是一个润物无声的隐形过程,需要班主任用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