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一回从迎凤路和镇明路交界处的水则碑开始讲,进而尝试简要分析整个宁波城的内河体系。从宁波城建设的历史来看,这座城市显然并非“海洋文化”的产物,而是海陆相交“作品”。从城市史的角度,宁波的母亲河不可能是甬江。因为一个不能饮用、不能灌溉、受潮汐影响严重的咸水江,在农业生产方式下,破坏作用明显大于建设作用。宁波的母亲河只能是人工改造而来的塘河系统!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具体分析,请看下文
诸位,前方是平桥,此桥旧称四明桥,宋宝佑年间(1253—-1258)丞相吴潜立水则碑于此,上镌“平”字。自此之后,碑侧之桥改名“平桥”,桥下之河称为“平桥河”,桥畔之地唤作“平桥头”(今迎凤街与镇明路交叉口)。
则水之物非本郡独有,战国时,李冰父子于都江堰设石人三座,以测过水之量;宋宣和二年(1120),吴江县于太湖之滨立石碑两块,以记枯(水)、洪(水)之位;明万历年间(1573—1620),绍兴府于三江闸设则水碑,刻金木水火土五字,水淹至某字,开若干闸孔放水,以防内涝。
然,独吾郡之水则仅有一“平”字,诸闸视平字出没为启闭,字没当泄,字出当蓄,以控旱涝。为何?
盖江河之争,咸淡之斗,甬城大患也!
宁郡背山临海,古时海水自三江冲灌内地,土地盐卤,田不可稼,人渴于饮。然,吾郡先民,借天然之势,用愚公之力,千年之间,在大海之滨,竟生生筑起一座淡水之城!
罗城之内,盖有“两注、诸漕、双湖、三喉”,用以抵咸潮,潴淡水,泄洪涝,使民安居,保民乐业:
——两水注城
罗城建成至今,全赖唐时两堰供水。它(tuō)山堰, 分江河、御咸潮,引大溪之水(鄞州章水),自南塘河,由长春门水关入城(今南苑饭店西)。泥峙堰,引大雷、广德湖之水(宋之前鄞西有广德湖,东起望春,西及横街,南过古林,北至高桥),经西塘河,于望春桥下聚中塘河水,由望京门水关入城(今西门口)。然广德湖宋时已涸,城内之水,南水占多,西水为少。
——漕河纵横
两水进城,疏为河网。罗城之内有平桥河(沿解放南路)、大庙前河(沿镇明路)、天封塔西河(沿开明街)等自南向北而行。又有西水门里河(沿中山路西段)、东门街后河(沿中山路东段)、天封塔东河(沿大沙泥街)诸漕自西向东穿流。另有子城护城河(围绕鼓楼区域)、内护城河(罗城墙之内由濠河、南水门里河等组成)、罗城护城河(今北斗河)绕城三匝。其他支流港汊不计其数。城中一河一街,户户前街后河,百姓出则舟楫,入则饮浣,是为水城。
——日月承平
日月本为一湖,称南湖。月湖在城西,南受南塘河之水,北受西水关来水,形似弯月,周围七百三十丈有奇,拥十洲;日湖在东南,南引南塘河来水,北经平桥河与月湖相通,周围二百五十丈有奇,有四岛。两湖为承平之池,涝时为蓄,旱时供水。宋熙宁元年(1068)城中大旱,河道干涸,全赖南湖之水保郡人生计。
——三喉制水
三江沿岸筑有塘坝,外御海潮之侵,内阻漕河外流,并设碶闸以控旱涝。城外有保丰碶(今永丰北路,东方威尼斯小区对面,沿姚江)、郑十八郎堰(即为澄浪堰,今都市新境小区南侧,沿奉化江)诸闸,城内则制“三喉”。水喉设于东渡门旁(近宁波影都),食喉设于灵桥门旁(近灵桥门),气喉设于鄞江门故道(近莲桥街加油站)。三喉以水则碑上之“平”字出没为令,常时封闸,涝时泻洪。若外江水位高于内河,喉闸齐闭,不使倒灌。
千年来,两水三喉流通,日月漕河拱卫,才有这“塘外咸潮汹涌,城内秀水旖旎”之奇景。自宋以来,洪水侵城凡七十余次,仅有前明嘉靖十六年(1537)、本朝康熙十七年(1678)咸汐入城。至此,千年甬城,屹立于三江要津,东出可巡大海,西退则守稼穑,宜居宜业,固若金汤,是为信也!
船靠平桥头,少掌柜请随我上岸,往东大街回春堂,我家掌柜已烹茶恭候,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