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时间自杀的台湾作家林奕含在网上引发了很多讨论,她的经历令人同情,少女时期遭受老师诱奸,到后来却爱上了诱奸者,终身陷于抑郁症不可自拔,爱、性、折磨、自我否定、对文学和人生的双重失望……我们无法想象她的内心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和经历了越战、集中营、核爆的人相比,到底谁更痛苦?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痛苦绝望的人也各有各的痛苦绝望,这些感受本来就无法比较。可是绝望之人真的非自杀不可吗?我整理了一份书单,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人在绝望时,要怎样才能不自杀?
1、《西西弗斯神话》 作者:加缪
内容简介:
《西西弗斯神话》是加缪的一部哲学论文集,1942 年出版。加缪在书中阐释了自己的荒谬哲学,即人在面对一个没有上帝以及永恒的真理或价值的世界时对意义、统一性以及明晰性的无益探求。在书的一开始,加缪就提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命题:“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书中围绕这一问题对荒谬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列举了几类荒谬的生活。最后一章对人们生活的荒谬性与反复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在书的最后,作者总结性地说:“迈向高处的挣扎足够填充一个人的心灵。人们应当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
西西弗斯日复一日推石上山,一到山顶石头就滚落山脚,这正是生活的寓言。日常的琐碎和苦难让人觉得人生无比荒谬,要么在生理上自杀,要么在精神上自杀,即投入宗教的怀抱,但加缪指出了自杀之外的另一条道路: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也就是与绝望和荒谬抗争,用自己的存在反抗生活的种种不幸。
2、《活出生命的意义》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
内容简介: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人面对巨大的苦难时,用来拯救自己的内在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关于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和能者多劳们生存的社会所应担负职责的思考。本书对于每一个想要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是一部必不可少的读物。这是一部令人鼓舞的杰作……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从他无比痛苦的经历中,获得拯救自己的经验……
如果说《西西弗斯神话》告诉我们的是如何抵抗日常的荒谬,那么《活出生命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在面对巨大的苦难时,找到活下去的勇气。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是医学博士和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他创立了“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简介中所说的“无比痛苦的经历”指的是集中营。也许正是集中营的苦难经历让作者体会到了生存的意义何在:精神自由。即使身处集中营,只要保有内心的自由,人也能决定自己可以成为什么。每个人的生命意义都是不同的,必须承担生活中的挑战,自己找到它。
3、《奇想之年》 作者:琼·狄迪恩
内容简介:
本书被推崇为“伤恸文学的经典之作”,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是美国当代作家琼·狄迪恩垂暮之年的真情告白,除了哀伤动人的回忆外,还有许多对于生命的思考。
圣诞节前的几天,约翰和狄迪恩夫妇看着女儿金塔纳病倒了,被送进重症监护病房。
在新年夜的前一晚,夫妇俩从医院探望女儿归来、坐在桌边准备吃饭时,约翰突发了致命的冠心病。就在一瞬间,狄迪恩失去了共同生活四十年的丈夫……
这本充满力量的纪实作品,记录了狄迪恩生命中艰难的一年,讲述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展现一个人历劫后的重生与成长。《奇想之年》将带领我们直面残忍的考验与别离,并带给我们震撼人心的坚强与勇气。
面对至亲之人的病与死,作为母亲和妻子的狄迪恩无法逃避照顾病人和料理后事的责任,只得冷静对待。作为一名“冷静的未亡人”,狄迪恩为我们展现了对死亡的思考。虽然冷静,但她的内心极其脆弱,在丧偶后的那段时间,她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对生命、婚姻等等都产生了质疑,最终在书籍中寻找到了缓解悲哀的方法,并行动起来,用生活和爱克服对亡夫的思念。看完这本书,我们也会对死亡看得更透一些。
4、《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作者:保罗·柯艾略
内容简介:
二十四岁的维罗妮卡厌倦了死水般的日子,决定服药自杀。 醒来时,她却发现自己躺在一家精神病院,四肢捆绑、一丝不挂,并且患上严重的心脏病,只剩下最后一周时光。 在与疯人们的相处中,她出乎意料地体验到人生的欢愉和真实的自我,深深爱上梦想成为画家的英俊男子爱德华。生活的热望前所未有地燃烧起来…… 可是,已到尽头的生命如何挽回?
前面都是非虚构作品,如果觉得光讲道理太空洞,也许一个故事能让你更好地听懂道理。维罗妮卡决定去死的原因也是失去了人生的意义。然而在疯人院中,她却重燃了生活的希望,俗气地说,是爱情的力量拯救了她。“去爱吧,像维罗妮卡那样,现在,立刻,马上,不要再寄望于明天和下一个明天。”
但又不仅止于此,这是一本带有哲学思辨的小说。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加缪的影子,是用自杀来抵抗日常生活的荒谬,还是活下来,在推石上山的过程中成为英雄?书中也探讨了疯狂和正常的关系,人是活在外面的世界更真实,还是活在疯人院中更真实?
很多令人厌烦的大道理,从人物之口说出,竟然显得不那么讨厌了。说不定,看完这本书,你就决定不自杀了。
5、《忧郁》 作者:安德鲁·所罗门
内容简介:
《忧郁》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关于忧郁症的著作:作者不仅是一位富有盛名的畅销书作家和忧郁症研究者,更特殊的是,他本人就是一位三度饱受重度忧郁症折磨的患者,这使得本书中既有作者大量采访、调查和研究得来的详实材料,也记载了作者刻骨铭心的“忧郁”历程,这段独特的人生经历鼓励作者和每一位读者——怀着大勇气与大智慧,去发掘生活的美丽。作者安德鲁·所罗门详细描述自身罹患忧郁症,以及与之对抗的各项历程,并对其他患者、医师、科学家、相关决策者、政治家、药师和哲学家进行深度采访,揭开忧郁症敏感细微的复杂性,与它所造成的深层痛苦。
回到最开始提到的林奕含,我绝对不认为,她看了这几本书就会选择不自杀。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仅是心理出现了问题,生理上也是如此。治疗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说一些安慰的话,劝抑郁症患者想开点,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作为没有得抑郁症的人,我很难想象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但至少,看这本书能让我更好地理解他们,而不是觉得他们矫情、吃的苦不够多或者追求时髦装病。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正视抑郁症患者。
最后,我想反驳一下有人说林奕含是因为看了太多书而想不开的言论。一个人心思细腻敏感,加上大量阅读,确实会加深对自身境况的思考,但不能因此否认读书的意义。
对我来说,读书能疏解很多人生困惑,悲伤的时候,读读历史哲学,会觉得人生辽阔,自己的苦恼不值一提。
但愿林奕含安息,也希望更多的人从绝望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