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人时常身陷负面的情绪纠结之中,表面上看是被当下的物事所累,但深入去探究,却可发现是自我陶醉与内心自卑的拉扯,让他们虚耗了诸多能量。纵使只是一件日常琐事,也足以让他们的身心俱疲,陷入抑郁。
在电影《黑天鹅》中,妮娜是一名芭蕾舞演员,她一心想成为《天鹅湖》剧中的主角。在争取角色的过程中,残酷的竞争与外在的压力一下子攫住了妮娜,把她淹没在渴望得到成功焦虑中;而另一方面,她却又为自己在舞蹈上的力所不逮而自惭形秽。在寻求自我存在感与失却自信的冲突中,妮娜跌入了心理困境,最终陷入崩溃。
这种充斥着内心纠缠的自恋情结,让人们无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同时也阻碍着个体的成长。对此,在《松弛感: 把能量从敏感焦虑中释放出来》一书中,作者加藤谛三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烦恼的部分根源在于自恋。加藤谛三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也是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著有多本关于个人成长与情绪管理的图书,在大众心理学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松弛感》一书中,加藤谛三致力去探讨一个课题:自恋者为何会在内心的纠结中耗费如此多的能量,以及自恋者该如何去克服这种精神内耗,重新夺回人生的掌控权。
加藤谛三认为,自恋不只是自我陶醉,相比前者,自恋者陶醉的重点其实是自己的烦恼。亦即自恋者通过自我怜悯去放大了心理创伤,就犹如反复去触弄血流不止的伤口,结果使其难以愈合。当他们不休止地强调自己所经受的烦懑和伤痛时,其实不单单是追求一份自我存在感,实际上也是在选择逃避现实。譬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有遇到长篇大论地谈论自己的人,他们喋喋不休,完全不考虑他人是否也对此有兴致。具有这种行为习惯的人,他们很大程度上便是一个自恋者。
与之相对的,心理健康的人,他们有足够的能量去应对存在感的缺失,他们内心自信,同时也能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短板,不会因他者的赞美或批评而动摇。
在后工业时代,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人类比以往都更容易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人类却又面临现代社会所附带而来的精神压力,这些都体现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更为高阶的挑战中。比如说,职场竞争,家庭压力,社会交往以及身份认同,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将我们推向精神危机的漩涡——即便生活富足,我们却仍旧难以感到快乐。
从书中可以归纳出三个方法论,用来帮助读者改善自恋型人格的负面影响:承认没有无条件的爱,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打通内心与外界的联系。这三个方面,可以使读者理清精神世界中的情绪矛盾,并从改变日常实践的过程中察觉幸福,继而消解个体与群体之间的隔阂。
承认没有无条件的爱
在亲密关系中,自恋者渴望在伴侣身上得到持续不断的褒扬,这种“表扬依赖症”的欲望背后,实则是在渴求一种“无条件的爱”。用书中的话讲,所谓“对无条件的爱”的渴求,指的是即使自己很愚蠢,即使自己情绪不成熟,即使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即使自己很平庸,也希望对方无条件地爱自己。
这种对待亲密关系的态度,可以追溯到个体的童年时代。譬如,当一个男性在成长过程中,自觉母亲比父亲更重视自己时,他便会与父亲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同时,在他长成大人后,也会去寻求一位可以无条件爱自己,赞美自己的伴侣,他把幼时母亲的爱投射到当下伴侣身上。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其实并不存在完全无条件的爱。如此一来,当身边人没有表现出百依百顺的态度时,自恋者便会感到失去可以依靠的精神支柱,变得患得患失与精神脆弱。
要洞见症结,需要自恋者承认这世上并不存在无条件的爱。对此,自恋者须要摆脱“表扬依赖症”。因为要求他人无节制地赞美,这一心态会使自恋者处在“被爱妄想”中,渴望自己得到特别的对待,难以看清自己的优缺点。所以,自恋者凡事都需把精力回归到事情本身,而不是为了得到褒奖。
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情上时,便能体会到这件事情本身的乐趣或意义。这就如周岭在《认知觉醒》一书中所写道的: 让感受回归行动。其意思是指把感受收回来,身心合一,保持专注。就像做运动时,去细心体味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撇除杂念,专心于眼下的感受。
日本的茶道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理念叫“一期一会”,意思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相会”。这要求主持者与客人皆专心一志地参与到茶道活动中,以此去觉察情绪,专注当下。
通过把热情放在正确的方向上,自恋者渐渐地不再把他人的评价作为构筑自我的因素,进而放下对“无条件的爱”的执念,幼时的不幸经历所造成的影响,也会逐渐得到排解。
用良好的生活方式去改变心态
在日常生活习惯中,自恋者能够观照自身的情绪状态非常重要。就像产生向他人诉苦的念头时,要提醒自己正处于自我怜悯的黑洞中。通过打开对心理状态的觉知,学着停止内心的纠结,将使自恋者把目光放在身外之物,明白许多困厄,并不只是他们独有的。
那么,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该如何宣泄?书中给出了答案:把痛苦写到纸上。把情绪记录下来,不仅不影响他人,还可以借恣意的的书写,更为细致入微地去省思当下的精神状态。
除此以外,书中还提到通过“心灵教育”去改善消极的生活方式。所谓“心灵教育”,就是通过感知身旁的物事,个体从中得到身心舒畅的体验。这些东西,可以是极为平常的,如抬眼看去摇曳的绿叶,停在窗边的麻雀,甚至是微风拂面的片刻之间。
朱光潜先生曾说,人在欣赏时,就如神仙一样自由。能够感知到琐事以及大自然都存有趣味,那就是欣赏,同时也是感动的能力。在《谈美》一书中,朱光潜先生曾举过一个例子:在阿尔卑斯山的一个公路旁,树立着一个标语牌写道:” 慢慢走,欣赏啊! " ,当地人以此来提醒过路人放慢脚步,好生欣赏眼前的美景。
春风秋雨,花开花谢,日出日落,油盐柴米,用审美的眼光去感受这些平凡的事物,可以疗愈自恋者的精神世界,逃离自恋郁结。懂得去细致体验周遭的物事,并以艺术的视角去看待庸碌日常,其意义在于我们可以跳脱出现世光景中的种种限制,在精神上获得自由。就像《松弛感》书中提到的:“当自恋者拥有这些感受时,便能从自我陶醉中解脱出来”。
构建内心与外界的联系
自恋者具有“非社会性”——他们不热衷参与到公共社会生活中,而是选择困在内心情绪的深巷。
作者加藤谛三认为,自恋者没有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因此,造成了他们对现代社会的精神疏离。这种隔阂,具体体现在年轻人无法在家庭关系中找到价值,他们自我封闭、缺乏沟通的做派,都不适合去组建家庭。于是这种自我选择的结果,便是以情感共同体的缺失为代价,使人与人的关系愈趋原子化。
自恋者与情感共同体的矛盾,仍旧可以追溯到个人孩提时的亲子关系。若是儿童的父母是自恋者,那么自恋的精神特质便会代际传递。陷于自我沉溺的自恋型父母缺乏对子女的关注,但却会粗暴地干涉子女,并将此当成是关心。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成的儿童,会很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症”,他们会把别人的关心与建议当成对自己的干预,渐渐地会回避社会互动,逃避亲密关系,童年时就形成的交际模式,终于成了人生唯一的打开方式。
那么该如何构建自恋者与外界的联系呢?日本家庭关系的日渐淡薄,无不跟自恋者关闭了与外界联系息息相关。首先,自恋者需要成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其次,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习换位思考的能力。《松弛感》中认为,自恋者不善于倾听,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他人的欲望。而倾听,可以削弱自恋者的内心执着,唤醒与他人共情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自恋者要有信任别人的能力。苹果公司CEO库克曾指出,苹果创立的基础是相互信任。这种上司信任员工,员工之间互信的企业文化,是创始人乔布斯用其个人魅力编织而成的,因为他深信给予有能者足够的信任与空间,是创造伟大产品的关键。
以上种种,都指向同一个地方:把心向世界开放,接纳自己是一个自恋者,用沟通去承认世界的参差多态,并与他人建立良性的联系。
《松弛感》中指出:“自恋者要想活出松弛感,就必须直面心底的绝望感,这就是勇气。”能让自恋者更勇敢地去面对心里头的敏感焦虑,大概就是阅读此书的意义所在。
世界愈是多元,差异就愈大。在不同的价值体系跟前,人们难免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但倘若能充分地解读自身的情绪状况,人们便能从中获得自洽。这不仅是给自恋者,也能给所有人的生命带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