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0后,我发现我父辈那一代人,他们喜欢一个东西往往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就是特别自然,比如他们喜欢拉二胡,吹喇叭,不是单纯的技艺,他们做那件事是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他们从来不是被要求去学那个的,反观现在的人,特别是小孩,总是被家长安排各种培训班,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个东西最后留给孩子的是压力还是快乐,他们真的喜欢吗?
我觉得喜欢和爱好是不能被强迫的。
为什么我们读了2000年的论语也没变的多高尚,为什么懂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那些所谓为我们好最后真正带给我们多少好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现代教育者们思考的问题,是不是少些强制,少些要求,多给我们一些空间,结果会更好。
被要求做的事,就算再正确,再对自己有利,如果我们不能亲身体会到,也不会成为我们喜欢的事,那种探索、发现的喜悦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代替,尽管我们要为此付出代价,甚至是生命,所以我觉得身教比言传更重要,起码要与言传等同,现代人就是说的太多,做的太少。
总结来说,我觉得一件事情如果是自己主动去探索,发现更容易变成我们喜欢的事,而不是被要求去什么培训班,特别是那种强制性的。教育的目的应该尽量让我们释放主动性,而不是尽量的施压,那样一旦反弹后果将使我们更加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