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由汗:蒙古帝国昙花一现的掌权者,在权力漩涡中燃烧的 6 年

导语:从 “边缘王子” 到帝国大汗,他的人生为何只有 “短暂的光芒”?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里,有位大汗像流星般一闪而过 —— 他是窝阔台的长子,却长期活在父亲的光环下;他靠母亲的权谋登上汗位,却只掌权两年就骤然离世;他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也在朝堂上革除弊政,却因一场未完成的西征,成了帝国分裂的 “隐形推手”。他就是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位 “短命大汗” 的一生,看他如何在权力的漩涡中挣扎,又为何没能守住父亲留下的庞大帝国。

一、草原雄鹰初展翅:在战火中成长的 “铁血王子”

贵由的童年,是在蒙古铁骑的征战声中度过的。作为窝阔台的长子,他从小就被父亲寄予厚望 —— 窝阔台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样,既能打仗,又能治国。从 12 岁起,贵由就跟着父亲和叔叔们出征,在战火中学习草原贵族的 “生存法则”。

1232 年,18 岁的贵由第一次独立领兵 —— 他跟随叔叔拖雷攻打金朝的凤翔城。当时金朝守军顽强抵抗,蒙古大军久攻不下。贵由主动请缨,率领一支精锐骑兵绕到凤翔城后方,切断了守军的粮草补给线。守军因缺粮大乱,蒙古大军趁机攻城,最终拿下凤翔。这场战役,让贵由在蒙古贵族中崭露头角,也让窝阔台看到了他的 “军事天赋”。

1235 年,窝阔台发动 “长子西征”,贵由作为长子,与拔都(术赤之子)、蒙哥(拖雷之子)一同率军出征。在西征途中,贵由多次立下战功:他率军攻克了俄罗斯的基辅城,又在攻打波兰时,亲手斩杀了波兰军队的主将。可这场西征,也埋下了他与拔都的矛盾 —— 拔都是西征军的主帅,贵由却因 “长子身份” 不服管教,两人多次在军事决策上争吵,甚至差点兵戎相见。

西征结束后,贵由回到蒙古草原,本以为能得到父亲的重用,却没想到窝阔台更偏爱三子阔出,甚至一度想立阔出为继承人。贵由只能继续领兵驻守边疆,成了蒙古帝国里 “看得见却不被重视” 的王子。

二、汗位之争风云起:母亲操盘的 “权力游戏”

1241 年,窝阔台突然病逝,留下了一个混乱的 “权力真空”—— 他生前曾口头承诺立孙子失烈门(阔出之子)为继承人,却没留下正式遗嘱。此时的贵由,正在西域领兵,蒙古帝国的大权,落到了他的母亲脱列哥那(乃马真后)手中。

脱列哥那是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她不甘心让孙子失烈门继位,更不甘心让蒙古大权旁落。于是,她以 “大汗遗孀” 的身份临朝称制,开始为儿子贵由铺路。

脱列哥那的 “操盘” 手段十分狠辣:她先是罢免了窝阔台信任的中书令耶律楚材,任用自己的亲信奥都剌合蛮掌管财政;然后用大量的金银珠宝拉拢蒙古贵族,让他们支持贵由;对于反对者,她要么流放,要么处死。有位贵族直言 “应立失烈门为大汗”,当场就被脱列哥那下令处死。

可最大的阻力,来自西征军主帅拔都。拔都与贵由素有矛盾,他坚决反对贵由继位,甚至以 “西征军未归” 为由,拒绝参加推举大汗的忽里勒台会议。脱列哥那只能一边拖延时间,一边派人劝说拔都,同时不断巩固自己的权力。

就这样,脱列哥那临朝称制了 5 年,直到 1246 年,拔都才勉强同意派代表参加忽里勒台会议。在脱列哥那的操控下,贵由最终被推举为蒙古大汗 —— 此时的他,已经 32 岁,等待这个位置,整整等了 5 年。

三、短暂统治的功与过:想 “中兴” 却力不从心的大汗

贵由登基后,立刻展现出 “改革者” 的姿态。他深知母亲临朝称制时留下了很多弊端,决心要 “拨乱反正”。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母亲的亲信。奥都剌合蛮因贪赃枉法被处死,其他依附脱列哥那的大臣也被罢免;他重新启用耶律楚材的儿子耶律铸,恢复了 “以儒治国” 的政策;他还下令减免中原地区的赋税,禁止蒙古贵族掠夺百姓的财产 —— 这些举措,让蒙古帝国的政局暂时稳定下来,也让百姓看到了 “中兴” 的希望。

可贵由的统治,很快就暴露了问题。他从小就体弱多病,又长期酗酒,登基后更是变本加厉 —— 每天要喝大量的酒,经常因为醉酒耽误朝政。更严重的是,他始终没放下与拔都的矛盾。1248 年,贵由以 “西巡” 为名,率领大军向拔都的封地进发,想趁机消灭拔都。

可谁也没想到,行军途中,贵由突然病逝,年仅 34 岁。关于他的死因,有说是 “酗酒过度”,有说是 “被拔都派人下毒”,但无论真相如何,这位刚掌权两年的大汗,就这样匆匆结束了一生。

四、身后余波:他的死,成了帝国分裂的 “导火索”

贵由的死,让蒙古帝国再次陷入混乱。他生前没有立下明确的继承人,他的妻子海迷失后效仿脱列哥那,临朝称制,却没有脱列哥那的权谋 —— 蒙古贵族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贵由的儿子忽察,一派支持窝阔台的孙子失烈门,双方争吵不休。

而远在西域的拔都,趁机联合拖雷的儿子蒙哥,召开忽里勒台会议,推举蒙哥为大汗。窝阔台家族的支持者坚决反对,可拔都手握西征军的精锐,蒙哥又有拖雷家族的势力加持,最终蒙哥成功继位。


蒙哥继位后,对窝阔台家族进行了残酷的打压:贵由的儿子忽察被流放,海迷失后被处死,很多支持窝阔台家族的贵族也遭到清算。从此,蒙古帝国的大权,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手中。而拔都则趁机在西域建立了金帐汗国,逐渐脱离了蒙古帝国的控制 —— 贵由没完成的 “西征”,最终让蒙古帝国走向了分裂。

结尾:如果贵由活得更久,蒙古帝国会不一样吗?

贵由的一生,是 “遗憾” 的一生 —— 他有军事才华,却没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他有改革的决心,却没能摆脱酒色的诱惑;他想守住父亲的帝国,却成了帝国分裂的 “推手”。有人说,如果贵由没有早死,他或许能化解与拔都的矛盾,阻止蒙古帝国的分裂;也有人说,即使贵由活得更久,他也改变不了蒙古帝国 “部落制” 的弊端,分裂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你是贵由,登基后会先解决与拔都的矛盾,还是先专注于国内改革?你觉得他的悲剧,是个人性格导致的,还是蒙古帝国的制度缺陷造成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一起聊聊这位 “昙花一现” 的蒙古大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