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的“喜洋洋”是我们班一个很特殊的女孩子,无父无母、学习成绩也不好或者说根本学不会,班里没有人愿意跟她一起玩耍,之所以叫她“喜洋洋”还要从去年刚接这个班说起。
喜洋洋经常犯一些错误,惹得同学们不耐烦,有一次喜洋洋拿了好多同学的笔放在自己的课桌里,大家都来找她说事儿,当然也“告”到了我这里,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和同学们都开始关心起了喜洋洋,有的同学给喜洋洋送鞋袜,还有的同学和喜洋洋一起玩耍,也有的同学提议为喜洋洋募捐……一时间喜洋洋的春天来了,于是我就称她“喜洋洋”。喜洋洋学着画了一幅画送给我,喜洋洋在课堂上开始认真写字了,喜洋洋开始用心读书了……
由于喜洋洋“特殊”,所以爱的阳光雨露好像总是离她较远,毕竟她只是墙角的一朵野百合,经常让人忘记她的存在。今天早自习下课后,我还在教室里学习,一直到七点半还没有离开教室去吃饭,其他同学这时正在餐厅吃饭。喜洋洋是我班两个不住校的学生之一,她走进教室见我在学习,不声不响地开始一个人把所有的凳子放在桌子上,又开始拿起笤帚扫地,扫完地又涮涮拖把开始拖地,这些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注意的不仅仅是喜洋洋当下的表现,而是想到了如何持久关注喜洋洋的问题。
是呀,她是教室里容易被忽视的一角!可她也是教室里的一份子!她是“特殊”,但她也有同样的成长权利和渴望!教育不仅是培养“优等生”,更是让所有孩子拥有成长的机会和幸福的权利,离开了学校,她还能继续“喜洋洋”吗?在学校她能一直“喜洋洋”吗?无数个问号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仔细想想,我们能做的,或者能为她做的真的很少很少,我们能为所谓的“优等生”做的又有多少呢?究竟还有多少个藏在容易被忽视的“一角”的“喜洋洋”呢?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当下,尽我们的全力去把爱的阳光雨露播撒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并持续下去,永无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