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都觉得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殊不知你对时间的认知及利用的程度不同,直接导致时间的浓度不同!
初级阶段L3就接触过时间管理,发现自己就是心智残疾,在这么残缺下去,内心的空虚会侵蚀整个人生,到闭眼的那一刻可能会想不起来这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就是恐惧让我开始认识时间的,也是这个时候开始了记录时间,其实之前工作的时候也有曾记录过,但仅仅记录工作的8个小时内,却忽略了8小时以为的投资时间。
从2020.03.09记录时间以来,发现自己改变挺多的,对比之前对时间的利用明显提高很多,之前指定的计划也是因为时间的掌控度不高,一直拖延着,然后就变成一座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再后来就不得而知了。再想起,已经是一年后,再次重启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周而复始就会慢慢泯灭了想要改变的动力。
复盘
开始慢慢的了解了时间,但避免不了犯贪心的毛病,给时间不断的加压,最后没有一件事情能很好完成,懊悔的只怪时间不够,不能高效的消化新知识,不能快速应用,殊不知走得慢才能走得更远一些。通过今天更深入的学习,才发现时间黑洞的吸引力极其强大,使得有限的时间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对于之前,电视剧就是那个无法直接观测的时间黑洞,即可反馈的快感其实是提前消耗自己的幸福感,等看完了就被无边的空虚笼罩住,紧接着就是无用的懊悔,第二天想要发愤图强,也就能坚持一两天,也可能是力的反作用,导致接下来的日子更变本加厉的在大量消耗自己的时间,恶习循环,时间黑洞的不可见,是浪费时间的最大“元凶”。
时间管理是我最期待的课程之一,自从记录时间的这段时间里,明显提高了自己的时间感知力,通过记录了快14天的经验,总结出自己在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段,再调整自己的时间表,一旦发现超出预计的最大时间,就会开始分析导致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是被外在事物吸引了注意力还是自己没有明确任务的价值,如果是外在事物影响的话,就在准备集中注意力做事前切断一切会引起自己专注力涣散的事物,比如把手机调制飞行模式,不要用电脑登陆微信(前提是确保工作事务已处理完毕)。
计算过自己的现阶段的时间分配,投资时间与使用时间的比例是1:1,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再努力的加强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可是投资时间的价值体现需要一个长期的检验的,所以每天忙碌后还是觉得自己的时间没有时效性,心中的满足感没被填满,这是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如何权衡自己的长期投资看不到及时回报的的心境,这是在前期制定目标中提高目标的准确性,拆解目标后,应该给每个阶段的小目标给予相应的奖励,能及时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不至于把好不容易转化的投资时间偷偷被消耗时间侵略了。
规避大脑长期处于处理喜欢的事情,理性规划时间,完善目标。
写给还在被各种时间黑洞吸着不可自救的你我,蹉跎岁月眼里还有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