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出生之日起,父母就一直在探索和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给与孩子最好的爱。
什么是最好的爱?如何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的长大?
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了孩子的真正需要和家长如何正确的给予。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僧问禅师:“何为佛?”
禅师答:“一切。”
僧又问:“何为佛心?”
禅师答:“无所隐藏。”
僧说:“我不明白。”
禅师道:“你错过了。”
无所隐藏的佛心是孩子纯净的心,希望每个为人父母的人都不要错过。
01
延迟满足来自在及时满足的信任
延迟满足是一个人为了将来更大的利益而放弃享受眼前利益的能力。
有一个心理实验,将测试的孩子放置在一间房子内,每个孩子面前放上一颗糖果,孩子在两个小时内如果没有吃掉糖果,测试者就奖励孩子两颗糖果。
被测试的孩子长大后,心理学家发现当年没有吃掉糖果得到奖励的孩子,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取得了成功。
所以父母们趋之若鹜的跟随效仿,让孩子知道他们的需求是需要等待的,从而训练自己家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然而延迟满足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在及时满足和信任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
如果孩子想买一本书,想喝一杯水。这些都是正当的需要,你满足他也毫不费力,你就不能让孩子等待,要及时回应及时满足,那么这种满足就会让孩子对你产生信任。
这种信任会在不自觉当中养成他的延迟满足能力。
这个时候你的孩子在超市喜欢上一件很贵的玩具要求你购买,你想给孩子买但是你带的钱不够。
你如实告诉孩子:“妈妈今天的钱没有带够,我们下次来的时候再买。”
他就会很好的协商,因为他知道你答应的事情就会做到。
就不会大哭大闹的不走,会因为信任安心等待。
02
放下评判,做孩子的守护天使
好奇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生而为人重要的使命是探索这个世界,体会生命的意义。
孩子在探索的世界的时候,家长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框架去框住孩子的思维。
尊重孩子,不在孩子的认知里指手画脚,在孩子身边做一个安静的守护天使,让孩子发散自己的思维自由成长。
今天中午开车送孩子去学校,在等红绿灯的时候,我看见有三个人在大道旁边踢毽子。
我就问儿子:“你说他们在那里踢毽子是不是很危险?”
问他的初衷是想告诉他在路边踢毽子很危险。
儿子答道:“不危险,那是非机动车道,每个车都会遵守交通规则,没有车会往那边走。”
听他说的有板有眼,我仔细看看那边确实是非机动车道,并惊讶一个7岁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考力,于是表扬了他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泥土的芬芳,书卷的油墨味道,摔跤的疼痛感,都不是通过大人口述孩子就能体会,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他会得到更多的经验。
父母要给与孩子更多的爱与自由,多关注他,从他的角度看事物,给予分析和引导就好。
一个朋友,在她家孩子刚刚开始懵懵懂懂、踉踉跄跄走步的时候,她想告诉孩子家里的仙人掌是不可以碰的,于是她把孩子领到仙人掌的边上,让她用手摸仙人掌的刺。
孩子伸手一摸,一下子就缩了回来,委屈的撇起小嘴哭了,她一遍抱起孩子一遍对她说:“仙人掌是有刺的不能碰。”从那以后孩子直到长大懂事再也没碰过那盆仙人掌。
后来她的孩子长大了上了小学,一天孩子回家对她说:“妈妈,班上有一个小男孩要和我结婚。”
她很平静的告诉孩子说:“你明天上学告诉他,结婚是大事得我妈同意才行。”
这位朋友在教导孩子的时候总是另辟蹊径。
03
拒绝不等于伤害
父母不是万能的,不是孩子所有的要求都能满足。
但是一般的父母通常在拒绝孩子要求的时候,常常会讲一些大道理,目的是告诉孩子不给你买是你的要求不合理。
这样的做法会给孩子造成这样一种感觉——“拒绝等于我是错的”、“拒绝等于我不值得被爱”。
这种经历我小的时候就有过,一次我想买一件以我当时眼光认为非常漂亮的裙子,妈妈到商店看过之后,没给买。
再要的时候,还挨了一顿打。
被打的疼痛滋味现在早已忘却了,但是那种被打的羞辱感,现在回想起来还伴随着疼痛。
当时的感觉就是自己不配拥有那么漂亮的东西,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给父母要过出格的东西,我成了一个不打扰父母的“乖孩子”。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告诉孩子你的想法很棒!但是因为妈妈的因为某某原因暂时不能满足你,请你等待一下,或者用别的事情代替可好?
这样孩子就很好接受,因为虽然妈妈拒绝了他,但是妈妈还是爱他的,他的想法不是愚蠢的。
04
家庭秩序不可倒置
孩子要做好孩子,大人要做好大人,一个关系和谐稳定的家庭一定会培养出心理健康性格稳定的孩子。
相反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妻的感情不和睦,母亲常常会把感情转移到孩子身上。
这种感情一方面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是妈妈可以依靠的对象。
另一方面当孩子不能化解你抛给他感情负担时会有一种无力感,对生活失去乐趣,更不要提好好学习了。
我认识的一个姐姐,现在就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她在三十岁时候遇见了他的老公,老公比她大近二十岁。
巨大的年龄差距导致了婚姻出现了问题,他老公经常不回家,每个月只支付必要的生活费。
她于是把全部的经历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抚育孩子专门有一个笔记本,记载着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及生病用药反应等一切事宜。
到了孩子上幼儿园的年纪,她几乎走遍了市里的每一个幼儿园,但是没有一家是自己中意的,因为她发现哪个幼儿园的老师都不能像她那样照顾她的儿子。
父母之间的感情问题,要靠自己去解决,不能向孩子诉说婚姻的不幸,工作压力。
孩子需要做的就是快乐成长,父母要做的是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事情自己可以解决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