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夜食堂》热播,我没有去看,但一直在内心里藏着的是母亲的路上食堂。
在我们这个岁数,只有兄弟姊妹中只有两个的不多,我们家就是,母亲对我们俩个非常关照,一直比其他家庭里的孩子要宠爱的多,最能体现的就是无论在哪里,母亲总是要时不时送些我们爱吃的。
记得初中时,我是全校第一个住校的,在初三最后升学考复习时,因为数学差,班主任说让我住在学校里,帮我补补数学,他让出了寝室让我住。在我住学校后,每个星期总有一天晚自习结束后,会看到母亲的身影,拿着一个电热杯,里面是桂圆汤或者洋参汤的,给我补身子。
而我哥当时读的是温岭中学,我去温岭的那几次,也是妈妈给哥送吃的去。妈妈会将小墨鱼煮好晒干;把大红虾煮好晒起来;把带鱼切段腌好,在油里炸好;把马胶鱼切块,糖醋好油炸晾干,然后将在袋子里带给哥哥。跟着妈妈乘车去温岭,一路闻着食物的香味,我真的是馋得直咽口水。
我读高中时,也同样有这样的享受。因为就在松门读,离家更近,母亲也常常来松门买东西,总是会稍些好吃的来。而且更为丰富,有海虾姑、螺、观音手等海边特有的小吃,也会有泡鱼、肉圆等家乡的特色。每次拿来,我一个人吃不完,见者有份,大家可以一起大块朵颐。由此,还没到高二,班里寝室里的同学都能认识我妈了,老远看到了,都高兴地跑来告诉我,大家知道,又会有好吃的来了。
每次从家里回校,母亲总是将这些好吃地早早地准备好,一袋袋、一瓶瓶、一盒盒地装好,让我带着上路。而我的青春叛逆表现往往就在分别的那一刻,看着母亲让我带的那一袋袋、一瓶瓶、一盒盒,那么多,那么重,而我自己也吃不了,反正也都是分给同学吃了,一想到这个,我总是赌气,偏不带,然后一个人摔门而出,到车站时,妈妈却已经追到车站,将这些都塞上车,并反复交代我,到那边后一定要乘黄包车,东西要分给大家一起吃。
我们兄妹俩读大学后,母亲送去学校的机会也就少了,但她也总想着送。哥哥在江苏常州读大学,有一回暑假,哥哥因为学业没有回家,母亲就窜掇着我一起去南京看看哥哥,我知道她是心痒,怕他宝贝儿子的胃没得享受了。打算去前,母亲忙了好多天,找最好的海虾姑,煮好晒干,与卖螺的定好,前一天要把最好最大的卖给我们。因为是夏天,怕东西坏了,母亲找了泡沫箱,冰好冰袋子,放在箱子里。那天,通过不断转车,到哥哥的大学里已经是晚上了,母亲赶紧拿出了吃的给哥哥和他的同学们分享,没见过海的同学哪里吃过这些东西,不会吃螺,整个地咬,不会吃海虾姑,一下子被划破了嘴,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吃得很欢,对于这帮同学来说,这些确实是从来没有吃过的好东西。
即使是现在,哥哥在南京,母亲每次去南京前,总是准备很多海货带过去给哥哥一家吃。而我就在石塘,每次母亲做了好吃地,总打电话让我回家去吃。
母亲是农村妇女,不懂得我们工作上的事情,但却是最懂得我们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