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深圳11月14日电(李语)近日,有深圳市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充分发挥外卖员作用,鼓励通过“随手拍”等方式,监督食品安全。 “外卖员在取餐送餐的过程中,可以采取随手拍照等方式,对店内和餐品不符合法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从而改善食品安全情况。”留言市民表示。留言建议,建立便捷的举报渠道,如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邮箱或在线平台,方便外卖员随时举报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举报属实的外卖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如现金、积分等。
深圳市自2023年起实施的《食品药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已明确将“业内举报”纳入奖励范围,并建立快速反馈机制。2025年大鹏新区更率先推行外卖骑手“食品安全社会督导员”制度,通过持证上岗、积分奖励和“监督免责”机制,系统性调动骑手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这种政策延续性为措施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实际效果来看,此项政策监督覆盖面广。外卖员日均接触大量餐饮商户,能及时发现卫生脏乱差、超范围经营等隐蔽问题。大鹏新区试点中,骑手反馈的电梯安全隐患等案例显示其跨领域监督潜力。而且政府部门的响应效率高,市场监管部门对“随手拍”问题实行闭环处理,核查处置时效性显著提升。与平台的数据联动进一步缩短了问题发现到处理的链条。最重要的是该政策的激励体系完善,除现金奖励外,平台将监督表现与骑手晋升、评优挂钩,形成长效动力。深圳市监局还通过保密机制防止打击报复,消除后顾之忧。
但是也有需要改进的,比如需加强骑手食品安全标准培训,避免误报或漏报。可参考舆情处理机制中的证据收集规范。目前仅大鹏新区实现平台数据直连,全市范围需进一步打通信息壁垒。还有,此政策的本意是为了加强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不过也需要防止矫枉过正,防止过度监督干扰商户正常经营,建议通过“红黑榜”等公示制度引导自律。
不过,总体来看,该举措还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可以说是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将外卖员转化为“移动监督哨”,既弥补了监管人力不足,又通过公众参与倒逼行业规范。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食品安全投诉中,骑手举报占比已达12%,问题整改率超90%,印证了其实际效果。
该模式通过制度设计将个体行为转化为系统性监督力量,在深圳的实践中已显现成效。若能在全市推广并持续优化,有望成为食品安全治理的标杆案例,乃至于推广至其他城市甚至全国都是值得大力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