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境/心灵感悟

                  -01-

有时忙完自已工作或生活上的事,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默默的感受着自已心中的这份“禅意”。

寂寞如禅,心底养一支禅,修一颗清净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太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奔跑和竭尽全力中应付生活。

在每一个黑夜和白天交替,都会有片刻的疲累。

这时候的心里,需要养一支禅,让自已远离烦倦,真正地安静下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02-

“溪水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一花一叶一菩提,与心灵深处真实的自我对话。

倾听内心的声动,寻找真实的自我。

在纷繁的生活中慰籍心灵的疲惫,在喧嚣的尘世里感受内心的安宁。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

那么究竞何谓禅,按我个人的体会禅是一种境界,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境界。

从自然现象来说,茫茫大地是蝉,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蝉,满天星斗是禅;

从社会生活来说,信任是禅,关怀也是禅;

从心理状态来说,安祥是禅,无求也是禅;

从做人来说,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

从审美意识来说,空灵是禅,含蓄也是禅。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禅是真善美的完整体现,它无处不在,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禅。

图片发自简书App

                        -04-

俗话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水喝进口里,是冷是热,旁人肯定不知,只有喝水的人最清楚。

但要真正弄懂什么是禅,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便能完成的。

大家都知道“破茧化蝶”这个成语的来由。

每只毛毛虫都可以变成自已的蝴蝶,如果不明白这个禅理,在它化蝶之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任何挣扎或试图改变的行为均是徒劳的,说白了就是作茧自缚。

反之如果毛毛虫明白了这个道理,它就会一直安静耐心的在那里等待,伺时机成熟,毛毛虫终有一天破茧而出,成为美丽的蝴蝶。

所以说,我们每个人要真正悟透禅的这种境界,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

只有通过知行合一,达到了这种境界,同时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是禅。

图片发自简书App

                          -05-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这首诗里的“闲”与“缘”很好的诠释了禅与道虽习法不同、路径不同,却又都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闲”在道家来说即“无为”,但这种无为是相对的、运动的。

绝对不是一成不变永远静止的。

它随着内部、外部的条件和周围的环境适时而改变。

俗话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这个道理。

而“缘”在禅家来说就是一种“因果”。

缘如风,来也是缘,去也是缘,已得是缘,放弃也是缘。

缘来缘去,最终的关系便是世上万事皆有“因”和“果”。

因此,不管是禅家的“境界”或是道家的“无为”,遵循自然、不违背客观规律是它们的共同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06-

无论是“禅”还是“道”,它都会启迪人类探索开发一条幸福智慧之路。

当我们的事业和生活让自已身心疲惫、充满烦恼的时候,不妨安静的坐下来好好的悟一悟,琢磨琢磨什么是禅,什么是道。

然后,经过修养的心灵继续在人世间打拼,于是不再抱怨,不再哀伤,不再颓废,不再迷失。

图片发自简书App

                        -07-

只要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修一颗清净心,修一颗平常心。

面对着生命给予我们的一切,接纳、理解,就会发现清风白云在天空中漫步,野草小花在天地间欢呼!

原来,生活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美好,而活着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我说没关系的时候 坚强是我伪装的 当我说不在乎的时候 随性是我伪装的 当我说还可以的时候 轻松是我伪装的 当我孤...
    我才是萤火虫阅读 371评论 0 2
  • 静态成员的概述 在类内数据成员的声明前加上关键字static,该数据成员就是类内的静态数据成员,使得其与类关联在一...
    王一百阅读 297评论 0 0
  • 区块元素 段落和换行 '' 标题 行首插入 1 到 6 个 #,对应到标题 1 到 6 阶 区块引用 Blockq...
    A_Coder阅读 1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