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作为一本社会学方面的书籍,通过十四篇文章提炼了一些概念,去尝试回答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本书看似十分的学术,生活实用性不大,然而读过之后发现,那些曾经看似无解,只能归根于时代变迁所造就的不可避免也无法减轻的矛盾,通过《乡土中国》的阅读,似乎可以尝试着去回答,和矛盾谋求更好的共处之道。
家庭成员排序,顾名思义,就是在自己、孩子、父母、伴侣这四类家庭成员中按重要程度排一个次序。在一档节目中,姜逸磊这位嘉宾提及了这个话题,表示了自己的答案是:最重要的是自己,接着下去的是伴侣、孩子、父母。她的答案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认可,纷纷表示自己是最重要的,孩子和父母一定不再会是放于首位的。因为不爱自己,如何学会去爱别人。
然而,在节目当中,很多明星嘉宾的父母,当时就表达了强烈的不赞同,他们的态度跟上述年轻人的立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父母孩子应当是最为重要,占据他们生命里最重要的地位。无论如何是绝对不会将自己放在第一位的,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和父母辈都是上述的两个观点,然而这个在热烈的讨论中也表明,这件事上折射着现代大多数青年人与父母辈的巨大分歧。我们习惯于将此归咎于社会变了,代际之间的观念也就变了,可到底变了什么,究竟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分歧?
《乡土中国》一书就提供了看待家庭成员排序此事的十分有价值的角度。
当今青年人的父母那一代,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前后的一代,这也就意味着现代社会的法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慢慢接纳的过程,在此之前他们在吸收能力最强的幼年时期,个人的底层逻辑是在乡土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在他们的当时的生活环境里也是成立的。
所以,孩子重要,因为孩子是一个家族传承的基本,在靠血缘继承的乡土社会中,孩子是这个家庭的下一代,土地、作物、世代人的努力给到下一代。父母孩子之间,不仅有基因的传承,还有经济基础的传承,所以孩子特别重要。
父母重要,因为长老统治,乡土社会中父母凭借活得时间久,确实几乎可以解答孩子关于成长的所有问题,因为乡土社会,每一代面对的问题都几近相同,孩子可以凭借父母的经验解答人生的问题。至于自己,是不重要的。在农业文明里,按祖辈经验生存,靠天吃饭,跟着同辈人一起劳作就是生存法则。在乡土社会中自我个性的突出,在除去动荡时期的时间外,对农业生产没有什么作用,自然自我意识也就被抹平,不会放于重要地位。最后是伴侣,虽然伴侣与爱情相关,但即使和从前的婚姻不一样了,但依然会把伴侣和自我放于同一辈,自然也就越不过父母与孩子。
所以啊,在现代青年人父母那一辈的答案里,孩子和父母的排序势必会先于自我和伴侣。
回到现今的青年人,他们是生在一个将现代文明社会框架基本建立的环境,他们的底层逻辑虽然受到父母的乡土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却是在现代社会的环境里形成的。同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科学技术带动社会变革与创新,社会变化速度大大提升,光是一个十年,社会就从只能打电话的手机都不能人手一台,变到现今路边摊买早餐都是手机扫码支付。
社会变化如此之快,长老统治就失去了其作用,父母生命所遇见的问题,孩子可能不会历经,父母的经验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传授经验也就变得鸡肋甚至多余了。这也是费孝通先生在书里描述的“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同时在城市中,职业的选择变得多样化,后代不再需继承上辈的职业,也就是说在经济基础传承这一关系上,几乎不剩什么了,或许只剩下个金钱。然而,在现代法律中,金钱可以拿去捐献,子女不一定继承。
同理,现在的年轻人站在父母的角度来说,认为自己孩子的职业、身份、金钱没有必然关联。从现在提倡的教育观念“选专业这事,首先孩子要喜欢,要孩子乐意选择这个人生方向”便可窥见。于是乎,便得出现代年轻人的立场:父母、孩子都只是人生路上共同走了一段路途的过客。
关于自己,上面写过现代社会发展快速,变革创新无处不在,更是需要变革与创新才能更好地在一个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中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大的社会权力。而创新需要独特,需要与众不同,这时候个人特点的表现,独立个体魅力的展现就成为了关键,展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独一无二可以在这个社会更好地生存。
自我意识就成为了生存的一个工具,向上进取的一个重要力量。所以,必须重视自己、爱自己,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才能去爱别人,满足自己的欲望和愿望。在自我意识需求如此强烈的背景环境下,人对于自己的尊重与爱护也会日益增强,这也就造成了现今许多青年人,尤其是像那位姜逸磊嘉宾一样在社会上拼搏且取得一定成果的青年人给出:自己是最重要,次之伴侣,后面才为孩子与父母。
这样一个社会现象,《乡土中国》一书让我们学会了从社会学的角度,从社会的发展进程去看待生活中代际之间的矛盾。
我们无法选择时代,但书籍却可以让我们把格局放大,不仅仅看到代际之间观念的不同,矛盾的产生,更能看到这是两种环境两种社会文化造成的差异,这是中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会面临的事情,也是我们处于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格局、文化交织杂糅的环境中的这几代人必须应对的事情。
时代造就的矛盾无法消除,但从其根源分析后,父母孩子之间能更深地相互理解,可以在分歧时想想社会的因素,明白分歧的原因,如此,纵然这家庭成员排序答案分歧再大,也能逐渐学会尊重、和解以及友好共处,甚至摸索出更和谐的家庭相处之道。
高二(10)班 冯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