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讲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又是一个秋天,凉意渐浓,这样厚重的情感却要让七年级十二三岁的少年去读,去理解,他们怎么可能懂呢?有些情感,只有在经历了,才能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
史铁生的一生太艰难了,原本热爱体育运动渴望成为一名运动员的他,却在21岁那年被上天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双腿瘫痪。我想,这样的突变任谁也无法接受,史铁生也一样,他暴怒,他摔东西,他自暴自弃,他想轻生,母亲总是默默地小心翼翼地陪伴着他,偷偷地躲在暗处倾听着他的一举一动,怕他伤害自己。可他却不知道,母亲的身体也正在承受着肝病的折磨。直到母亲猝然离世,他才在秋天的菊花丛中读懂了这份深沉的爱。
世间最痛的领悟总是姗姗来迟:我们总在失去后,才听懂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告白。有些情感太重了,却落在了太轻的年纪,必定会砸坏些什么?或许我们的成长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多年后你有一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此时才是成长的完成。
正如现在的孩子,他们在叛逆的年龄伤害着身边的亲人。父母絮絮叨叨的“多穿件衣服”“记得喝水”“按时吃饭”,他们嫌烦,甚至恶语相向:“不用你管”“你烦不烦”。其实他们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父母也不必计较太多,若是生气,恐怕有生不完的气。孩子会渐渐长大,未来的某一天他们自会懂得父母的爱。
三婶家的堂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学那会儿真是要多叛逆有多叛逆,记忆中他还会骂三婶,三叔三婶气得跳脚更是家常便饭,被三叔追着满大街跑也如昨天发生的一样。虽然他上完初中便辍学了,但如今也能为父母分忧,再也不是那个惹是生非的小子。
史铁生写这篇文章时,已经30岁,而母亲的离世是在他双腿瘫痪的那一年——21岁。经过岁月的打磨,他懂得了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他也真正做到了“好好儿活”这四个字。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活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