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第120次
汝阳县实验小学 陈小花
心之所往,行之若向。8月14日踏上了学习之旅,参加桂鑫基金会举办的“行知两岸论坛及馨火访学”活动。
在高铁上认真阅读《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每天四问(节选)
陶行知老师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看似简简单单的身体、学问、工作、道德这几个问题,但每一个词汇都在深深敲打着我们内心深处,值得天天持之以恒扪心自问。
首先,每天要问自己的,是:“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这样问?因为“健康第一”。没了健康身体,一切都是空谈。天天督促自己坚持锻炼,每天进步一点点,看得见的运动,让锻炼身体落到实处。
每天进行的第二问:“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学问怎样做能进步?我个人觉得,1.读书,多读各个领域的书,不带半点功利去读书;2.写作,每天把自己所遇所见所感所悟记录下来,点滴积累,清晰可见成长足迹;3.专研,自己学课专业发展深入修炼,在专业成长的路途中有所成就感!4.坚韧,做学问是一种长期的战斗工作,故,必须得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方可战胜许许多多困难,化解重重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进入新的境界。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们每天必须要问的是“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在哪方面进步?进步多少?因为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活的质量,质量有经济保障还有心情指数。我的感悟:1.份内工作(本职工作),每个人所担任岗位不同,责任也不同,每个人都应该站在个人的岗位上,守牢自己的岗位,把自己本职份内做扎实、做漂亮,这是尽责任的第一步;2.精细用心,工作应付着干还是用心干,效果截然不同,与其都得付出时间,不如我们精益求精,用心关注关爱每一个学生;3.善始善终,一件事从制定方案、关注过程、跟进行动、整理汇总到评价管理、结果报道系列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在创造精彩。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为什么每天要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源,源头活水不纯粹,纵然你能力在强大,也无用之地。陶行知老师提出要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道德分“公德”“私德”。“公德”,一个集体能不能稳固,是否可以兴盛起来?就要看每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能不能顾到公德,维护公德来衡量。“私德”不讲究的人,就会成为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的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是公德的根本。
今天学习的“每天四问”,是作为进德修业的标准,对标思考,是不是优秀的人,差别就在于思考、修正、改变、行动!立志要做一个起而行的行动家。好似难哦?其实不难,每天早上写下当天计划要做的事,做成条列式清单:工作任务、自我改造计划、陪儿子等,就算是小事也记录。清单做好就先从容易完成的事开始,如果当天没有完成,那就留待明天,若明天再延到后天。每天看到未完成事会意识到“这是延期”,赶紧尽快完成任务。清单的目的在于人的心似乎有把“没做到的事”当作“没这回事”的倾向,往往不小心就忘记了,清单呈现关键在于确认“这件事已经列入计划,想做,但还是没开始,行动迫在眉睫!
知行合一,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