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已矣乎!余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
孔子说:算了吧,我还没见过,能知道自己错误,而且自我批评的人呢。
首先说,自我批评为什么那么难?
从孔子这话里可以推出三层难,
一,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犯了错,没有错,为什么要批评呢?
二,有的人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不承认,自己偷偷摸摸的心里念叨念叨,或者逃避。
三,发现自己确实犯了错,但是没有让别人知道(至少是与错误相关的另一方),没有让人见到你自我批评的动作,或者改善的动作。
我觉着,从根儿上来讲,是因为“批评”这个事儿让人痛苦,让人感觉到自己是不够完美的。而人类身体的构造就是奖励愉悦感,惩罚痛苦,所以没有人喜欢“批评”,不管是被他人批评,还是自我批评。
但是,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进行自我批评显然能够提升我们自我觉知的能力,是自我提升的一个基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人喜欢上自我批评呢?
发现“自我批评”背后的意义。
不妨设想一个场景,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徒手去接触滚烫的包子,我们会有什么反应呢?肯定是立马缩手。
这个过程细分一下应该是这样的,手去触摸包子,手掌感知到高温,传递回大脑,大脑判断这个动作可能危及生命,发出指令到手掌,立马缩手。也就是说在涉及生命安全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自动发出信号,让身体摆脱危险。
大脑判断动作危险这个步骤之后,如果有时间缓冲,就应该是“自我批评”的环节,然后再去采取相应的行为。但因为某些行为涉及生命安全,所以直接跳过了“自我批评”的环节。
所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意识到某些不当行为,会对我们的将来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那么我们就会主动选择正视这些事情,提醒自己要远离危险行为,这就做到了“自我批评”。
同时,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我批评”会帮助我们采取弥补错误的行为,进而带来对我们有意义的帮助,我们的身体会感觉到愉悦感,那就会更乐于接受“自我批评”了。
我培养习惯的这一年中,我认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是学会了如何从“问题”中寻找转机,当我们面对困难会感到沮丧,但是当我们面对希望时却会感到欣喜。而困难和希望是一体两面的,只需要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而且,以上所说的其实只发生在一瞬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关键在于,我们要把这些行为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果你一时做不来,就从极其微小的事情开始入手吧!
自我批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