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8
“用碎片时间学习”
1、原子-按钮
解构按钮
按钮可以拆分为:解构按钮、框体结构、按钮尺寸、字符限制(中/英)、带图标按钮和按钮状态,当我们去理解一下按钮时,是不是先从结构上剖析它,完全理解它的构成以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改变这些构成,并配置出自己想要的按钮来。那解构按钮就是去理解这整个过程的方法
1.2、按钮-框架结构
完全理解按钮的构成后得先配置框体。框体的结构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圆角、半圆角、直角。从颜色上又分为三种,白色、黑色和彩色。半圆角也就是有曲率的按钮,曲率值的设置比较麻烦,因为按钮的尺寸有三种,需要根据不同的尺寸设置不同的曲率
1.3、按钮-按钮尺寸
按钮的尺寸(高度)分为大中小三种,分别是32px、40px和48px,以适应不同的需求。而我自己做了4个尺寸,分别是24px、32px、40px和48px,增数为8,前者是小高度,后者是大高度。高度越高就说明页面越大,更适用于展示型页面;高度越低就说明页面越低,更适用于功能性产品
1.4、按钮-字符限制(中文)
绘制一个按钮时要对按钮中的字符有一定的限制,像两个字、三个字这样固定字数的按钮,可以给它固定一个数值。而多于三个字,或者字数不固定的情况下,就要设置好字符与框之间的距离,来时宽度做相对的变化
1.5、按钮-字符限制(英文)
由于英文字体结构与中文不同,中文是由几个汉字组成的一个词,英文则是由不同的英文字母组成的单词。所以限制英文这样的按钮时,要比中文多稍微多加一些宽度,这样按钮就不会显得过于拥挤,相对比较舒服
1.6、按钮-带图标按钮(中/英)
带图标的按钮相对不太好画,如果把图标和文字都进行水平垂直居中,就会从视觉上产生差异,看上去左面留白大,并且整体往右面倾斜。这是因为图标字体的视觉重量比图标的视觉重量大造成的,避免视觉产生差异的方法就是把整体向左移动一些单位,这样的整体看上去就会显得比较的平衡了
1.7、按钮-按钮状态
按钮状态也是分为常规的这几种,分别是禁止、正常、点击和选中等状态。白色由深到浅,黑色由浅到深
2、原子-图标
图标定义了两种类别,分别是线性和圆润,一共加起来差不多600多个,来适应不同的需求,但600个图标风格比较单一,没有太大的变化,比较适合应用于系统/后台中。如果想做成一整套设计语言,就需要设计出不同风格的图标,觉得成本高也可以买一些国外付费图标
2.2、图标-产品图标
产品图标是品牌和产品的视觉表现。图标以简单、大胆、友好的方式传达产品的核心理念和意图。虽然每个图标在视觉上是不同的,但是一个品牌的所有产品图标都应该通过概念和执行来统一
2.3、图标-基础图标
基础图标属于整个系统图标里的一个小分支,主要由“基础的图标”组成的。如上下左右箭头、时间、位置、搜索、设置等都属于基础图标,基础图标应用最广也最为常用。在建立图标体系时应先考虑建立基础图标,这样利用帕累托定律(又称二八法则),就能减少80%的研发成本并带来20%的实际价值
2.4、图标-系统图标
系统图标指的是在系统中某些功能没有办法用语言表示出来,就要用图标这种符号化的方式去表达它们的含义。例如点赞、打印、评分等都属于系统图标
3、分子-组件
分子部分除了按钮以外的其他组件,构成了整个分子的体系。除按钮外设计了大概50个组件这样的分子,当然可能会有更多。设计的组件比较复杂,有三种颜色、三种高度和三种曲率,大大小小保守计算应该有1000个,都是一个人一笔一笔画完成的。今天简单的介绍几个
3.2、组件-侧边导航栏
侧边导航栏就是固定在侧边或从侧边划出的导航栏,一般应用在企业网站的触发型导航栏上,或后台页面/系统的左侧功能性导航栏上。侧边导航栏的方向是根据业务需求来做调整的,方向在哪边就往哪边对齐
3.3、组件-时间选择器
时间选择器的内容还挺多的,一个颜色有8种形式,三种颜色就是24种形式,再加上三种不同的曲率和不同的高度,组件真的还挺多的
3.4、组件-消息数/头像
消息数和头像我也做了一些,分别做了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和超出三位数的部分。消息数和头像也跟其他组件一样,颜色上有三种、曲率上也有曲率、圆角和直角三种
3.5、组件-气泡卡片
气泡卡片和文字提示小组件是最多的
3.6、组件-文字提示
前面列举了几个比较小的组件,比较大的组件也有很多,像这个高级搜索、校验表单、表格、弹窗、手风琴、卡片式列表、表格。对话框和抽屉等等,都属于比较大的组件,就不一一进行展示了
3.7、组件-基础列表
把头像和上面用原子设计配置过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像基础列表这样的大组件了
3.8、组件-卡片式列表
下面都是组件展示了,也就不过多强调组件的重要性了
4、模块-导航栏
以上原子设计理论中原子和分子所包含的内容就大致讲完了。接下来在原子设计理论中,分子集合组成在一起并形成组织,影射到UI构成中就可以简单理解为模块。对于模块的定义可没有那么简单,例如大家熟知的Ant Design,它体系由上面讲的这几部分构成的,而实际却没有办法解决不同业务层的问题,因为他们没有对模块再进行规范,又或者有规范但没有公开化或开源。我定义的业务层导航栏模块,也是把它拆分成三种颜色(黑白彩)、三种曲率(圆角/直角/有曲率)、三种高度(32/40/48),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并把导航栏中的细小模块再进行拆分,例如搜索功能我做了几种样式,导航功能的多种不同组合等
4.2、模块-导航栏(交互)
当然了光从导航栏的属性与功能划分上来进行设计,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单层面的设计没有办法适应各种业务需求。因此我在导航栏菜单的交互方式上定义了三种样式,分别是:无二级、内容少和内容多等,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
4.3、模块-焦点图
业务层按照业务主要会划分为展示型网站和功能性网站两种,由于功能性网站基本没有焦点图这样的需求,针对焦点图这个需求,主要是用于展示型网站的。我设计的焦点图样式没有多少,也是由于沉没成本的原因,差不多设计了50个,相对都是比较基础的样式。但很多样化,有文字型、表单型、搜索型、设备型、产品型、引导型等等
4.4、模块-底部
导航栏和焦点图两个模块组合起来构成了头部这样的一个模块组,那相对的有头部是不是就要有底部啊,底部我也有设计它的样式,但不多就30个左右,一般网页底部没有太大要求,把要突出的信息都突出出来就行了。包含:Logo、导航、电话、备案、二维码和其他信息等
4.5、模块-功能模块
当我们把头部和底部的样式都设计好以后,就要开始设计中间的功能模块了。那针对不同页面具体的内容,会有相对不同的功能模块,这个没法全部给它规范死,只能从一致性和兼容性去规范。我设计的功能模块大概有300多个,它们可以随意进行拼接和搭配,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
5、模板
模板和页面两个概念相对就比较好理解了,当很多个大大小小的模块组合起来以后,就会形成一个个的模板
6、页面
做完的模板可以理解为是设计稿,不能算是与实际上线的页面,把客户的真实内容填充到这些模板中就形成了页面
总结
来自网友的质疑:“原子设计流程不就是普通的界面设计流程吗”
答复:因为做界面设计的人理解界面设计流程。如果在做界面设计时不采用原子设计,而是从分子或者是模块开始设计,刚开始直接画框,而不是去配置颜色、线、按钮和图标,设计到中后期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包含迭代、一致性、统一性、不规范(字号与间距)等等问题。这种可能并不是没有,我在刚开始做网页的时候就是先画个框,也不会考虑事先考虑颜色和配置按钮的问题。所以原子设计理论帮助了设计师规范了整个界面设计及流程
欢迎加好友交流,增加社交圈,改变社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