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味的偏爱

在《苦尽柑来遇见你》里,70岁的爱纯在生命尽头时,她仿佛看到了是妈妈来接她。

第一集有个片段,妈妈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半夜悄悄叫醒爱纯,给她开小灶,留下最后的叮嘱。那一刻,妈妈的偏爱毫无保留,纯粹而温柔。

这样的偏爱,你是否也体会过?那种不需要理由的庇护,不掺杂任何条件的疼惜。倘若你曾被这样爱过,你就会明白,即便那个人已经不在了,那份烙在骨子里的底气,仍会化作你生命里最坚实的配得感与安全感,永远守护着你。

02

我是外婆带大的孩子。小学时,每逢寒暑假,外婆总会走上很远的路来接我,让我回乡住上一阵子。

冬天的清晨,是豆浆味的。

天还没亮,外婆就牵着我去村头那家石磨作坊。老板是一对和外婆年纪相仿的老夫妻,见到我们,不用多问,便接过保温瓶,舀满刚磨好的热豆浆。青灰色的石磨吱呀转动,五毛钱能换来一升冒着热气的鲜浆。撒上白糖,再把油条泡进去,吸饱了豆浆的油条软糯香甜,是人间至味。直到今天,豆浆配油条仍是我最爱的早餐,可惜再难寻到那样醇厚的手磨豆浆。科技再发达,也复刻不出那种岁月静好的美味。

03

夏天的夜晚,是戏台下的热闹。

那时候电视还是黑白的,远不如村里的戏台鲜活。外婆听不懂普通话,咿咿呀呀的莆仙戏反而更合她胃口。我虽不爱听戏,却极爱那份热闹——台下坐满自带板凳的村民,孩子们在人群里窜来窜去,小贩推着车叫卖零食。而我不用闹,外婆就会偷偷带我去买冰棍,低声叮嘱:“别告诉别人,外婆只给你买。”孩子太多,家里太穷,外婆依然想法设法对我好。

父母的爱总伴随着期待与责任,而外婆的爱,纯粹得只需要我快乐就好。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她给了我毫无保留的偏爱,让我在往后许多艰难的时刻,仍觉得身后有人,从未真正孤单。

04

最遗憾的,是没能让她穿上更多花衣裳。

有一年,外婆来接我,顺路去菜市场买菜。她难得给自己买了件十块钱的花布短袖,回家试穿时,笑得像个孩子。如今商场里挂满真丝旗袍、羊绒大衣,我却再没机会为她挑一件新衣。只能在清明时烧些纸钱,盼她在另一个世界,能花上孙女给的零花钱。

最近缅甸突发7.8级地震,生死无常,不慎唏嘘。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也许,我们能做的唯有珍惜当下,怜取眼前人——别让今天的“太忙了”,变成明天的“来不及”。时间从不会“不得不”,只是我们总把重要的事,排在了后面。

希望我们都能记得,把最爱的人,排在前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