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90分钟(因为是科学探究,所以分成两节课进行。)
一、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六年级学生。学习者在先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arduino电子套件的使用,能够按照给出的电路连接图连接电路。而且该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动手能力好且思维比较活跃。该阶段的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不仅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思维,还能够进行一切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些最基本运算。
二、内容分析
通过让学习者组装简易的温湿度检测器,并在早中晚不同的时刻进行温湿度检测,探究我们日常环境中早中晚的温湿度差异,以及温度与湿度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室内外以及早中晚温湿度之间的差异,掌握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
2、通过提供的脚手架,组装简易的温湿度传感器。
四、学习活动
(一)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异质小组,每组4名成员。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导入新课 | 教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到冬天,嘴唇开始出现干裂、皮肤起白皮;而到了夏天,身边的东西都变得潮湿?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对了,同学们回答的很棒,那温度和湿度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主要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 学生回答, 学生听讲并思考。 |
讲授新课 | 1、向同学们介绍这节课将使用的温湿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引导学生分析该实验的实现思路。 | 认真听讲,紧跟老师思路,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 |
合作学习 | 1、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提供的脚手架,学生分组进行温湿度检测器的组装,教师下去巡视,以便随时回答学生疑问。2、使用组装好的检测器,在室内室外等不同的地方进行温湿度探测,记录温湿度数据,检验其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 和小组成员合作组装,进行实验,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老师。 |
实践探究 | 教师布置任务,任务如下: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个小组使用本节课组装的探测器,在每天的早中晚各进行一次温湿度检测,并将数据记录在学习单的表格内。 | 学生按小组进行为期一周的实验探究,并记录表格,研究温度与湿度之间的关系。 |
展示总结 | 让每组代表上台展示记录的温湿度数据图(用学习单中的折线图来表示),并交流自己小组得出的温湿度之间的大致关系,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自然规律。 | 上台交流展示。 |
布置作业 | 让学生课下撰写实验报告,着重总结出实验中发现的现象,感受以及遇到的问题。 | 课下完成作业。 |
(二)学习单
1、温湿度探测的代码;
2、温湿度传感器的内部电路图;
3、温湿度记录表格;
4、温湿度关系折线图;
五、评价方式
1、教师评价(40%):教师通过实验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协作能力等进行评估。
2、学生自评(20%):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实验的操作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估。
3、组内互评(40%):小组成员之间根据各成员表现和对任务的参与情况等进行互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