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间倒退三千年,华夏大地相比今天的面貌,将会呈现出迥然有别的情形,彼时的大地上存在着很多以蛮夷冠名的族群,即使是洛阳盆地、关中平面、华北平原、南太行这些中原腹地,也分布着相当数量的戎狄族群,但也是在这一时期,历史却开始有了一些神奇的改变,自此以后,华夏文明犹如磐石般盘根植于这片大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然后向四面八方逐步发展,这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历经炎、黄、五帝、夏、商、周,直至秦汉时期,传统汉地才算是会面的文明归化,这其中的周朝,却是最为关键的一段历史时期。
本文对北方蛮夷的历史演变形势做一个探索,北方蛮夷也就是晋国直面的戎狄各部,以下将对晋国以及后期的赵国与北方戎狄的历史互动,进行一定的梳理,给各位读者做一个某种视角下的展现。
1、西周、春秋时期的蛮夷形势
先说一下什么是蛮夷,站在周人角度“不服王化”就是蛮夷。那什么又是诸夏呢,王室姬姓诸侯、功臣诸侯、三皇五帝后裔诸侯、商地诸侯等,这些由周人所分封,认同周文化,定期向周天子朝贡的诸侯就是诸夏。
一个很清晰的分野出现了,很明显诸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他们是一群有着共同历史传承的价值观、共同维护周人统治秩序的这么一个庞大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在华夏大地上的标签,是最先进、最文明、最受人尊敬、最令人向往,那么相对的,有先进和文明,就有落后和野蛮,这些不服王化的文化上落后族群,则统称为蛮夷。
周人的分封制把天下各族群进行了一个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归化与否。这就给天下各蛮夷立了个规矩,你服王化、定期朝贡,服从我的统治秩序,就是文明,就是诸夏,否则就是野蛮,就是蛮夷。这显然是很厉害的一招,谁会自称是坏人啊,即使是坏人也要拼命的说自己是好人,蛮夷诸族开始努力的学习诸夏的文化、风俗,试图获得周天子的认可,在诸夏中找到归属感。这显然要比单纯的武力征伐要有效得多,因为这是从内心深处的主动学习,并不是被动接受,其中的中山国就是典型。总之,这也是周人的历史性贡献,周人奠定了华夏文明基础性框架。
中国的国土广袤,文明的起源也是多样化的、多点开花的,夏、商、周三代都是各自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文明,但并不是所有。许多蛮夷其实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族群,外来蛮夷只是少数,这也是西周、春秋时期,华夏大地那么多的蛮夷的原因所在。并不是蛮夷大规模入侵了华夏,而是大多数蛮夷本身就是华夏大地上的原生民族,周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几乎让华夏大地上所有的族群都自觉接受了周文化,这才是今天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起源。
如果只有温情的一面,周人也不可能站在文明的最顶点,有温情的一面一定就会有铁血的一面。如果蛮夷“服王化”,就可以被认可,甚至获得一定的地位,其典型是秦国。如果“不服王化”,还挑衅和闹事,那么也会武力征伐,西周历史上,宗周六师和成周八师就是天子直属的禁军,不只王有六军,还有诸侯国的部队,诸侯国可以拥有一军的兵力,每军人数为12500人。如果哪个方向上的蛮夷胆敢挑衅和闹事,天子和周边的诸侯国就会共同出兵讨伐。
西周时期,周天子的两个拳头都很硬,在强大的武力威慑下、在发达的文明感召下,周边蛮夷也都比较安分,关键是不安分也不行,这时候不安分的风险太大,安分才是最具收益成本比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这三百年间,蛮夷诸部在周文化的感召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移风易俗,其文化和风俗也渐渐向周人靠近。这就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顺利兼并蛮夷诸部提供了基础条件。
2、晋国与北方戎狄的战与和
中原的正北方,有两个主要的诸侯国:晋国和卫国,卫国主要防范和管理朝歌周边的商朝遗民,而晋国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河东要地,拱卫周室,防范和管理北方的戎狄。晋国因为地理条件的原因,建国之初,就几乎处在戎狄诸部的包围之中,其周边的主要戎狄有条戎、白狄、骊戎、山戎、北戎、狐氏戎、赤狄、茅狄、陆浑之戎等。因此,如何与戎狄共处,就成了晋国的首要任务,也在考验着晋国的生存智慧。
晋国的首任国君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也是周成王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可以说晋国是含着金钥匙诞生的,被封在旧商唐地是因为这里非常重要。晋西南的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河东地区,河东紧邻关中平原和洛阳盆地这两个周人的核心领地,因此河东就是拱卫东西两京的要害之地。
周人曾长期和西戎为邻,对于戎狄的管理也颇有心得,所以晋国所在的晋西南这片夷夏杂居的区域,就被周王室确立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针,也就是既发挥华夏民族的传统,又尊重戎狄各族的民族习惯,因地制宜的治理好自己的封国。因此,晋国从封国之始,就显得颇为与众不同。
从各诸侯国的历史来看,秦国可谓悲壮,几任国君都死于和西戎的战争,而晋国的情况也不遑多让,晋国贵族墓穴中太子、公子们的骨骸多有被兵器所伤的伤惨痕迹,这从客观表明晋国与周边戎狄之间的战争频繁程度。但是,晋国在悲壮之余,还表现的有颇为智慧的一面,晋国并没有一味的与戎狄战争,还有许多怀柔的手段,历代国君以及贵族都有和戎狄通婚的记载,晋国军政高层也多有戎狄的身影,甚至可以说是以和为主,以战为辅,这就是历史上晋国给人感觉胡风很重的原因所在。
历史上民族融合一直是大趋势,如果民族融合的过程控制的好,对国家、对民族都会有很强的正面作用。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的大乱世,最终由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做的比较好的北方统一了全国,进而孕育出伟大的隋唐盛世。那么,西周和春秋时期的晋国,则是数千年历史中民族融合的一个缩影,而且是一个很成功的缩影。
春秋晚期晋悼公时,处于晋燕之间戎人联盟无终国请求与晋国议和,晋悼公很蔑视戎人,一开始不愿意议和,晋国司马魏绛陈述了和戎五利:戎狄是以游牧为主,轻视土地,却重视财物,可以用财物换取他们的土地,扩大晋国的国土;连年与戎狄征战,晋国北部农耕荒废,百姓疲敝,如果与戎狄修好,则百姓安居务农,有利于国力提升;戎狄降晋,其它诸侯必然震动,晋国将国威大震;弭兵休战,可以节用国力;以史为鉴,以德服人,才能长治久安。于是,晋悼公便接受了魏绛的建议,并派魏绛北上主持和戎大局,历经八年,大获成功。随着晋国的国力上升,又免去了后顾之忧,晋悼公顺势再度称霸中原。
在晋国这个民族融合的缩影中,可以说晋国的强大就是伴随着对戎狄的不断吸收和兼并,始终实践着“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针,能尊重戎狄文化,以德服人,以仁政感化戎狄,才能成功的融合了众多戎狄部落,一步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最终能称霸春秋近两百年。
3、晋国称霸路上的戎狄补血
晋国的初期,受限于周朝的国策,封地只有百里左右,其实就连面积最大的楚国最初的封地也是百余里,所以西周时期的晋国也谈不上强大。虽然一开始比较弱小,却有着极好的打怪练级条件,周边戎狄多,总会时不时冒出一个闹事的,这时侯就可以跟着天子六师一起去平叛,小规模征伐独自承担的也不少,这样就锻炼出了极强的军事战斗力。
西周时期值得一说的是,西周晚期宣王时代,周王室四面出击征伐蛮夷,晋国附近的戎狄也是宣王的重点关注对象,于是晋国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开启了一系列对戎狄的战争,攻打过山东的夙夷、南面的条戎、北边的北戎,这些战争让晋国获得了周王室的大量赏赐,也获得了戎狄的土地和人口。西周落幕之际,晋国合法、合理的获得了传统政策范围之外的土地和人口,让晋国的实力上在河东一众诸侯中鹤立鸡群,这就为春秋争霸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西周近三百年间,晋国总体上就是这么过来的,文化上感召戎狄诸部,武力上征伐不安分的个别戎狄,在战斗中磨炼自己,在冲突中成长自己,军事武力得到强化,治国能力得到提升,国土和人口有了一定的扩张,实力得到加强,在戎狄的客观补血作用下得到了自内而外的淬炼。
从西周进入春秋的历史阶段,晋国发生“曲沃代翼”事件,这一事件意味着晋国长期内部分裂时代的结束,国家力量得到整合,终于可以集中力量应对外部的压力。历史的发展有时就是这么巧妙,晋国内部统一的时间恰逢春秋大乱世的到来,随着周王室号召力的急剧下滑,上级政权的压制力量近乎荡然无存,晋国迎来了大爆发的时期,晋献公兼国时代。
晋献公对内消灭公族,斩断了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推行尚贤、尚功、尚法的治国理念;对外积极扩张,兼并了周边众多的诸侯国,极大的扩展晋国的疆域,史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晋献公的扩张是分两个阶段的,一对戎狄,二对周边其它诸侯国。对戎狄的部分可以说是核心,因为这是内部稳定。犬戎成功攻破西周镐京,大大鼓舞了天下的蛮夷诸部,晋国周边的戎狄也开始蠢蠢欲动,就连国都周边也到处游走着戎狄人。显然戎狄们低估了晋国的力量,也低估了晋国的决心,当晋献公不得不采取措施的时候,戎狄们才明白,他们不该来惹晋国。
虽然晋国军事力量很强,但针对戎狄晋献公仍然用晋国的一贯方针:刚柔并济,怀柔的一面主要对狐氏大戎、小戎等,收编其大戎首领为晋国大夫,娶其大戎首领女儿为妃,生子为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娶其小戎首领女儿为妃,生子为后来的晋惠公夷吾。武力征伐的主要是骊戎,后来被晋献公极度宠溺的骊姬也是在这次战争中所俘获。
由于许多戎狄这时已经处于向农耕文明过渡的阶段,所以晋国的吸收和兼并显得并不是特别费劲。经过十六年的时间,晋献公总算摆平了晋国周边的戎狄,稳定了国内形势,吸收的戎狄各部也都化作营养成分,补充了晋国的国力。
趁着国势稳固的有利条件,晋献公顺势兼并了河东一众诸侯国,将晋西南地区全部都囊括进了晋国的国土,这过程几乎没有掀起太大的浪花,倒是留了一下“假道伐虢”的成语。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部分太原盆地,这时已经全部是晋国的土地。
晋国这边正在壮大着自己,前期的兼并戎狄的行动却在中原地区引起了连锁反应,最终酿成了中原地区的巨大灾难。
晋国前期持续的打压之下,并不是所有的戎狄都归附了晋国,那些不愿意服软的则是集体向东部山区迁徙,原本生活在长治盆地的赤狄被挤压之下,也向东开始迁徙,其连锁效应是,不断有赤狄从太行山上冲入华北平原。背井离乡、忍饥挨饿的山沟沟里来的乡野人成群结队到了繁华的中原大都市后,会发生什么?戎狄们震惊于中原的繁华和富饶之后,直接想到的肯定是据为己有啊。首当其冲的是卫国,朝歌城被攻破,卫国亡,只余千人出逃,然后是邢国亡。好在有齐桓公,在齐国的帮助下,卫国和邢国在黄河以东得以复国。
中原诸侯在齐桓公号令之下,集体武力对抗赤狄,作为诸夏之一的晋国自然也需要有所行动。晋国的选择直接进攻最强大的一支赤狄,今天晋城一带的东山皋落氏,将其击败后,又接连收复了被赤狄占领的朝歌、河内、邯郸、百泉等地,晋国毫不客气的将这些卫国故地收为己有。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中原诸侯虽然富有,战斗力却一般,对比之下晋国虽然比较穷,战斗力却很生猛,一出手就击中了赤狄要害,这让在中原大地上如蝗虫一般的赤狄失去了组织性,有效的扑灭了赤狄的嚣张气焰。
这场赤狄之乱给中原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齐桓公九合诸侯才算是把其扑灭,其最终结果却是损了中原诸国,肥了晋国,难道这是赤狄给晋国的一次神助攻?总之,这场乱局结束以后,晋国扩张到了晋东南和河内地区,已经突进到华北平原上,可以直面中原了,这为马上到来的晋文公争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晋文公是第一位称霸中原的晋国国君,在晋文公的群臣中,跟随他流亡十九年的狐偃是戎狄人,朝堂之中也不乏戎狄重臣,晋文公本人也有一半的戎狄血统,这就是晋国国策的结果,晋国的称霸路上,戎狄对其贡献很大。所以,晋文公称霸期间的“攘夷”,也并不是完全排斥戎狄,只是强调以中原文化为主体。
前文讲过的魏绛和戎又是一次晋国对戎狄政策的典型体现,同样是用戎狄力量来补血本身的国力。战国时代三晋中的赵国继承了晋国的对戎政策,特别注重对北地的开拓,通过戎狄力量的补血,来增强自身的实力,经过“胡服骑射”变革后,国力达到巅峰,战国末期与秦国并立,两雄争锋,其势力向北一至抵达阴山一线,今天的阴山山脉上依然保留着赵长城的遗址。
在晋国国策的长期感染下,即便是坚持武力抵抗的戎狄,也纷纷向中原文化靠拢,最典型的就是三次被灭、两度复国的中山国,其施政纲领一直坚持儒家主张,这在法家当道的战国时代,本身又是戎狄的中山国身上,就显得特别奇特,究其原因,不能不说是文化仰慕,身为戎狄人,坚持具备正统周文化特色的儒家,这就是在向天下宣称,我已经“脱夷入夏”了。
4、总结
从晋国的发展过程来看,晋国就好像是身怀“北冥神功”绝技的武林高手,能吸收对手内力为我所用,而且从来没有消化不良过。对于其它诸侯国来说,戎狄是大害,对晋国来说,戎狄却是大补,不管对戎狄是战还是和,都可以获取土地、人口、良臣、良将,最终提高自身的实力。
以我看来,既能持续不断的化戎狄力量为自身实力,又能坚持中原文化为主导,这才是晋国能长期称霸中原,成为春秋第一霸的根本原因所在。
晋国成功的和戎政策实践,以及“和”文化发源,为后世历代民族政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作为历史上首次成功的民族融合实例,对于今天仍然具备参考意义。
历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形成的文化,而文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指明了未来,而这“和”文化应该是晋国最大的历史贡献,其影响不仅对中国,对全人类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遗产。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网友们,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