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这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了一个备受家庭精神肉体虐待摧残的女孩,通过教育,逐步逃离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桎梏,成为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有共鸣,因为自己多少有一些影子,被父母灌输的概念有多少是不合时宜的,是有他们自己的偏见色彩的,这形成了我小时候的偏见,比如对奶奶的观念,从小都是听别人说的,从父母说的,从姑姑们说的,奶奶虽然不跟自己亲近,有她的固执,但可能未必有他们描绘的那般,每个人说的都是带着自己认为的偏见,偏见是从小被灌输的,可能不会开化,可能会伴随一生,那么我在去看待的时候,要有自己判断,不被牵扯的状况,尽量不被自己的偏见影响。
刻板印象就是一种偏见,社会偏见,每个人的偏见又有不同。
然后听她的采访,说爱一个人可以不去操控她,让她就是她本来的样子,这是纯粹的爱。如果强迫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发生冲突,这不该是爱的样子。即使观点的差别大到导致分开。
我对父母的爱,跟父母对我的爱,到底是怎样的呢?我知道父母对我的爱,,即使小时候被忽视,被不在意,那我也知道是爱的,但其中受到的伤害是因为他们不懂,是带着自己的偏见来爱我,不是我希望的爱的样子而已。我通过受教育,知道了我们的差别,认知的差别,爱的定义,所以我要尽可能的去包容他们,但包容不下的时候也没办法。我们是完全的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沟通的障碍,他们不能沟通是没有我的知识。我不能沟通是我缺乏耐心,对那种观念厌恶。
特别喜欢这个名字,也希望自己像鸟一样自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