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美卿
在从新疆回来的飞机上,看了一部马来西亚的片子,名字叫《光》。据说是导演郭修篆根据自己哥哥的经历所拍,哥哥是个自闭症患者。
兄弟俩小时候跟妈妈一起生活(怎么没有爸爸,我也没看出来,总之这个可以脑补),妈妈含辛茹苦地养育两个孩子,哥哥文光在学校跟别的孩子太不一样,妈妈很为之苦恼,但是又很心疼大儿子;小几岁的弟弟不懂事,在家会偷偷打开电视玩游戏,妈妈见到就会打。还没有等到两个孩子长大,妈妈就病重,去世前叫弟弟好好看着哥哥,准时叫哥哥起床,刷牙……
弟弟对有这样一个哥哥是不能理解的,毕竟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无疑就是道德绑架,但弟弟是非常善良的,他带哥哥去了城市,担负起养家的责任。
电影开场是哥哥27岁,在弟弟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训练面试的场景,哥哥呆滞的表情,注定是个心酸的故事。果然,哥哥去面试,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只对钢琴音感兴趣,想买钢琴,被告知不可能之后,选择了去洗碗,因为洗碗就有工资,有工资就可以交各种生活必需费用,就可以买钢琴。
没想到他喜欢上了洗碗,对每只有独特音质的碗和杯子都欢喜异常,不知不觉要拿回家藏起来,从此,在路上遇见人家乞丐老人的碗也要拿走,在卖高级艺术品的店子里看到不同音质的碗也要拿走……
终于,在有一次听到被环保工人拿走的垃圾袋里有不同的声音后,自己一路追随到垃圾站,找到了那个玻璃杯,高兴异常!因为他终于收集齐了所有音质的杯子或碗。
但是当他回到家,却发现自己的收藏全被翻了出来,警察要把他带去调查,原因就是他偷了人家那么名贵的碗。
弟弟当然气愤异常,责骂他,甚至打他。之后,文光就离家出走了。
弟弟带了好朋友四处寻找,找回自己的老家也没有找到,但却从这时开始回忆自己和哥哥的生活,哥哥从小所受的不公平的遭遇,妈妈去世前对自己的嘱托——从此,你要当好一个哥哥……
弟弟去找了哥哥说起的偶遇的一个女性朋友,一名幼儿园老师,素恩,很美而且对人没有偏见的女孩,素恩说的一句话让弟弟若有所思:文光的生命中,总有一小部分,是可以为人接受的。
弟弟回家去,遇见在外面收齐杯子和碗的文光回家,文光问弟弟要了一根管子,就回房间,过不多久,弟弟居然听到了异样的声音。推门看去,原来是哥哥制作了一张水钢琴!
看着哥哥抚摸水钢琴的那种幸福和满足,弟弟深受震撼:原来,这么多年,自己是不了解哥哥的。
后来,哥哥当上钢琴店里的调音员,受到重用,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费了这么多篇幅来写文光的故事,我是想说自己深受感动,因为文光作为一个自闭患者,却一直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哪怕功亏一篑,也要坚定地重新来过,对他而言,钢琴就是他的人生之“光”。
弟弟,一直为生活所苦,难免头脑里总想着“房租,水电费……”,想着叫哥哥自食其力,想着自己有个女朋友,却不敢许诺人家未来,甚至担心害怕自己将来的孩子可能会遗传自闭症……所以,相对于简单的哥哥,他的世界是压抑的,无处发泄,终于在哥哥“偷”拿贵重杯子、被警察找上门之后崩溃,把哥哥打骂出门。
说起来,他也尽力了。比如一些细节,不想哥哥去洗碗,就一点点耐心地教他去应聘轻松一点的工作;哥哥宁愿去洗碗,给他弄个护目镜戴着;哥哥想跟他去买渔具,就带他去……这些次数多了,一般常人都难以忍受,更不要说他从小小少年起,就开始照顾哥哥,“养家糊口”,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爱情,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常人娶妻生子的生活。
他一度悲观,会抽烟,会打麻将,陷在艰难的处境里无法自拔。友人说的一段话,说他终于盼到哥哥离家出走了,应该松口气了,可是现在这么痛苦……但是他却不忍心,还是要发动自己的朋友去找。他的内心是矛盾而痛苦的。
哥哥对各种音质杯子的执着,让他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关注哥哥;哥哥在第一次收集杯子失败之后哪怕过着流浪的生活也要再次尝试,终于成功,让他感动得想哭。
生活,是要给自己一丝亮光的。
故事的结尾,很温馨。弟弟在哥哥下班后接他回家,兄弟俩走在夜色里,背影很和谐。弟弟问哥哥,要不要追求素恩啊。哥哥说,不要啊。他的意思是自己已经有心目中的音乐女神了。弟弟说,你不追,那么我去追咯……
结尾很美好,看完,心底很温暖,但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亲情片,还有深刻的意味在里面,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成功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多数人都挤在一个窗口,拼命往里面挤,但是,旁边还有很多路可以走,走出去同样可以看到更宽阔的天空。可多数人都不这样想,会循着多数人走的那条路,亲朋好友,都想让我们变成那条路上造出的你的模样,就是没问过你的内心怎么想。
这就是弟弟之前没想到的,他费尽力气教哥哥去应聘店伙计的工作,根本没多想哥哥自闭症是不喜欢跟人打交道的;他把哥哥拼尽所有收集来的杯碗全都丢弃,是没有想过这些正是哥哥超乎寻常辨音能力的证明……是的,在强大的世俗面前,一切另类都显得那么不足轻重。
所幸,故事结局很好,弟弟很会及时反思。而我们呢,遇见这样的现实,有没有想过,自己在困境里,也应该去寻找最能证明自己的那道“光”?
教育是这样,工作是这样,婚姻也是这样……如若我们自己不去反思,转变,也许,就是给自己关闭了“光”,生命也就谈不上有鲜艳的色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