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你又进步了吗?”
本来,这才是“吾日三省吾身”正确的打开方式。但奈何目前疫情吃紧,不知道有多少像我一样的大学生,天天在家没心没肺地刷微博,看电影,玩游戏。
尽管相比高中生,在校大学生普遍更加“颓废”,但疫情的缘故,这种“颓废”已经被无限地放大了。
有时候,觉得自己太颓废了,就会寄希望于身边的朋友,或许她们能带我走向光明,于是,我问:
“在家干啥呢?”
…
几十分钟过去了,
“啥都没干,我刚醒。”这是上午的例子。
如果是晚上,她们隔两个小时回复都有可能,当然不外乎这几种情况。
“在打游戏哈哈哈哈”
“刚在看综艺哈哈”
“在补PPT,老师说明天线上作报告。”
我…好不容易有一个在学习的,还是被逼无奈。
算了吧,既然大家都这么颓废,我又何必在这么难得的长假里“自讨苦吃”呢,于是,接着刷抖音。
02
前几周,老师突击检查,让我们上交寒假作业,是写一篇综述论文,字数1w+。看到这个通知,我整个人都懵了,毕竟在家的这么多天里,我一篇论文都没看,更别说总结出来一篇1w多字的综述论文了。
这是这一次假期里我第一次感觉到紧张,同时有一丝丝的愧疚。
完成作业本就是作为学生的天职,而疫情缘故,又在家多待了这么多天,我又有何理由能交不出来呢?
于是,我迅速放下手机,开始到处查文献。那几天的时间过得真快,而我除了吃喝拉撒,就是在找资料,赶论文。虽然只做了这一件事,但我有了放假以来从未有过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03
不知道你有没有那种感觉,就是某段时间里你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中,就不自觉地有种上瘾的感觉。
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虽说对学习这个东西谈不上热衷,但有时候我确实能体会到越学越上瘾的感觉,说实话,这种感觉并不是经常有,并且往往持续时间不长。我在想,是学习的过程中让我获得了一些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我想要的?从而填补了我内心的空缺?
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我应该紧紧把握住这样的机会,赶紧多学一会,以防颓废之后很难再有这样的状态。
就像周末我躺床上看了一天的电视剧,到了晚上有种负罪感,就会心想:不行,我得学会习了。然后眼睛:不,你不想。
所以说自主进入学习状态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而被动学习的机会,比如室友都在赶作业,老师发布了deadline等的时候,不得不学习了,往往比较少。
所以我非常了解紧紧抓住学习上瘾的机会有多么重要。
04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疫情前期在家颓废得心安理得,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内心开始焦躁,甚至恐慌。
说句难听的,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家里的造粪机器。于是,带着这份负罪感,我坚定地给自己立了flag。每天什么时间学习,看书,休息。
带着这份激情,我坚持了足足五天。慢慢地,我的精神开始涣散,我开始在学习的时候想,这期的快乐大本营还没看,今天的微博才刷了一遍。
于是,打着“也该休息休息的旗号”我自觉地刷起了微博,看起了综艺。就这样,之后的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又回到了放假最初始的状态,但这时的状态让我心生厌恶,也极度纠结。一方面想好好学习,一方面又抵制不住手机的诱惑。
就这样,状态一直up,down,up,down,我只能说,逼自己一把的方式需要慢慢找,合适的学习方式也需要慢慢探索,但我会一直提醒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05
“今天,你又颓废了吗?”希望我们这样问自己的时候,心里多少都会有些惭愧。毕竟疫情当前,有多少医护人员还在前线奋斗,又有多少大学生在主动请求做志愿活动。而同为大学生的我们,即使上不了前线,做不了贡献,是否也不应该在家颓废地心安理得,不应该忘记自己作为大学生身上的担子?
我们是国家最坚实的后备军,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些责任和压力,我们已经二十多岁了,小孩子才做选择,而我们大人全部都要,我们既要不断充实自己,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放松身心。我们应该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能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