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事上练——
听韦老师“向王阳明学心理学”督导课有感
听了韦老师第六次督导课“向王阳明学心理学”,我产生了很多体会和感受。
一是老师说让我们快乐地传播和科普心理学,而不是通过这个去证明自己有价值。
老师教导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我们做的事情如传播心理学、科普心理学、帮助别人,是很了不起、高级的的事情,是小渡特别应该自信的事情,不需要向别人证明,所以,别人点赞也好、批评也好,都是别人的事情,是别人内心向外的投射,别人只是根据自己的体验、需求、感受和利益,做出自己的判断,只要我们自己内心认可、满意自己做的事情,外界的评判和风吹草动不用太在意。
韦老师有个很大的优点是“能把自己交出去”。他讲到自己做的事情都特别自然、直接快速,我感觉韦老师最大的特点是自信坚定、有清晰的自我、对自己做的事情肯定确定加一定,他很少关注这个发出去以后别人怎么想?有什么积极的回应或没有回应?我就容易顾虑不好的声音,所以干脆少表达,从小到大都不太喜欢向外表达、到朋友圈分享心理学、分享生活感受体验,总觉得把自己交出去,别人会评头论足,可能会有一些否定、质疑,就算有人会点赞,对于那些没有回应的,也会质疑自己是否打扰了别人。所以,在生活中我不常开放自己,总觉得开放就是把自己放在了别人的眼光之下,像从舒适区跳到了挑战区,有些压力、不舒服,就想退缩到自己平静的个人世界。世界催眠大师吉利根老师说过“在这个世界上,保护最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向这个世界敞开自己”,这实际上和韦老师说的“把自己交出去”一样。做不到位让我一度感到压力和焦虑,什么原因呢?应是内心对自己的接纳度还不够,源于自己表达后,内心对自己的评判、否定多于习惯化地自我理解、信任、认同、支持、欣赏、喜欢、爱。像对网校中分享学位的行为,也想帮人,但是当感觉到要突破一些心理压力去做,就会有些退缩了。觉察原因,可能自己做成事的配得感不够高,助人的心还没强烈到能克服很多困难、突破自己、承受压力和焦虑去做。
第二,老师说我们的目的是到几千万人里面找到那些需要心理学的人,其他人哪怕说些牢骚怪话也都可以理解,我们需要找到那些刚好需要心理学人的人,用我们的心灵温暖心灵,让他们因为心理学而受益。老师教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尊贵高贵,但是我们常常为了让别人肯定赞美我们,让自己有高贵的感觉,而不惜放下自我,把自己交给别人评判,琢磨别人的反应,讨好迎合,并为此执着、纠结、苦恼,其实真正的尊贵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自尊自信自爱,一定是由内而外的。一个人如果内心对自己有深切的认识、接纳、肯定、认同、理解、信任、尊重、欣赏、喜欢和爱,就会觉得自己够好,看到自己较高的价值感,而不是卑微的身份和角色。在与人相处时,不卑不亢,做好自己,对自己想要的,由向外索取改成向内探索,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按自己想要的样子去练习。对周遭的人,有了更多理解,多数人都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无所谓对错。我所能做到的就是放下拖泥带水的猜想、情绪和能量消耗,保持中正,回归中心,问问自己“我想要的目标是什么?”、“我现在有哪些资源?”,向资源敞开、连接,自信独立笃定,走自己想走的路,享受它就是了。
感谢韦老师,听课很有收获,力求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最终实现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在做事助人的同时不断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