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自己去买花》:我决定要充分利用这段时光,阅读,思考

“我们不再是作者的朋友,而是批判者。正如作为朋友,我们怎样富有同理心都不过分,所以作为评判者,我们怎样严厉也在情理之中。”

但我不忍心作为一名评判者去评价这本书,我不能愚蠢地评判它无趣,因为我根本不了解那个年代的女性以及她们生活的大环境。

《她要自己去买花》主要汇聚了伍尔夫关于女性、写作、自由、权利等核心议题的代表随笔。

我想我在阅读时,我应该是作为这本书的朋友的,怀着一颗等待的心,耐心地在一页一页文字中寻找,直到让我透过她的眼睛得以目睹到,女性那不可思议的生命力。她写道:

“那股无论经历多少次生育、刷洗多少回餐具都无法彻底熄灭的活力,这力量竟似乎伸展开来,攥住了几本旧杂志;她执着地紧握狄更斯的书页;她将彭斯的诗集支在锅盖上,以便在烹饪时可以阅读。她们在用餐时阅读,在进厂之前阅读。”

在推崇“大女主”的当代,独立、自由、自主是女性骄傲的标签,却与那个年代的女性毫无关系。

当我坐在属于自己的书桌前,手指在电脑键盘上敲打,无人打扰,自由自在地表达着随想、随感时,届时的女性憧憬着拥有长期被剥夺的东西:闲暇、金钱,以及一间自己的房间。

生活在不同时代的我们,虽有差异,但有相似。当我阅读到:

“女性的一天往往留不下什么有形的东西。煮好的食物被吃掉,长大的孩子 也已各奔东西。”

我也同样心酸,当代婚姻中,大部分女性的付出也是不被看见的。每一代女性有每一代使命,我们依然在勇敢地表达、抗争,为女性取得属于自己的利益。

姐妹们,不管是已婚还是未婚,已育还是未育,我都希望我们当下快乐,且明天比今天更快乐,二十八比十八岁快乐,三十八岁比二十八岁更快乐。

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思想是无法凭空汲取养分的,阅读显然是性价比很高的方式。

“自由,正是书籍世界的生命之源,要真正享受这份自由。”

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书籍来阅读,在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做个小小书虫,当“全能的上帝看到我们拿着书走来时,会带着羡慕的眼神转向彼得,说:‘看,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可以给他们的。他们热爱阅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