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背书,我想有很多朋友可能觉得力不从心,尤其是背诵那些枯燥、冗长的知识点时更是如此。
因为我的专业是文科,所以平时需要背诵的知识挺多的,我也经历了背着背着就烦躁、背了就忘,忘了还要背的阶段。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高效背书。
一、文科主观题
因为我们需要背的题型主要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所以我就结合这几种题型来说。
1、思维导图。先把整本书或者整章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让我们先对这门科目有了一个全局观,并且有利于看明白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2、答题模板。这个也可以理解为每一类型主观题的逻辑结构。比如:请你简述一下拜伦《唐璜》的艺术成就。
那么这道题的答题模板就是:唐璜的简介、结构、语言、修辞、文学地位等。
凡是遇到要写艺术成就的题型都按照这个模板作答,背诵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样也不会遗漏哪一个知识点。
我个人认为,名字解释一般不用刻意背诵,无非就是关键词都答上,简答题就是在名词解释的基础上详细答一些内容,论述题就是名词解释+简答题,然后更详细作答,把你知道的全答上,越详细越好。
3、背诵的过程中,理解记忆。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 采取“结硬寨,打呆账”的做法。
在背诵过程中,因为对知识点很生疏,所以第一遍往往是最难、最慢的,后面会越来越快,不要在意背完就忘,因为后面背得会越来越快。
背完第三道题可以再折回去背诵1~3道题,以此类推,这样记忆更牢固。
如果你背诵了五轮,那到最后可能一两个小时就背完一本书。
如果你背的是一些和历史相关的内容,比如文学史、艺术史、古诗、散文等等,那就要注意把这些内容放到大的历史环境当中去背,因为绝大多数的文史哲都和历史客观环境息息相关。
比如抗战时期的文章一般都是反映下层民众的愚昧和苦难以及知识分子的爱国救亡运动等等,这时候的艺术也和战争人民息息相关。
再比如盛唐时的诗风雄奇飘逸,如诗人李白;晚唐的诗风就沉郁顿挫,有很强家国情怀,比如杜甫。
4、选对时间,事半功倍。
我觉得时间非常重要。我一般都是刚睡醒记忆力特别好,所以我都在早上或上午背书。
但是也有人晚上记忆力比较好,那你们可以在睡前背书。我比较喜欢读出声背诵,这样记忆更加深刻,也有的人默读记忆更深刻,这个因人而异。
其次背书的时候先不要急于背,建议先读上三两遍,理解下内容和结构,然后再背就轻松许多。
5、最后,心态一定要好,背完就忘,忘了再背是常态,你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背一些小的或者是很生疏的知识点,也可以用艾宾浩斯曲线来记忆,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
比如我有的时候学习累了就把题目写到纸条上,抽到哪个就背哪个,这种方式非常轻松。
无论如何,背书无非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今天不会的无非就是再背一背,然后明天就会了,这样看其实也很简单。
二、古诗、课文背诵
1、了解历史时代和作者
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环。无论是背诵古诗还是背诵冗长的课文其实只要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就变得很简单了,而且更加便于理解。
如果作者被贬官,他很少会写出飘逸的文章,如果作者喜欢田园生活,他肯定也很少写出怀才不遇的感想。
我们无论背书还是阅读小说、散文等都要谨记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
2、把文字幻化成图片
我个人对图片、颜色等特别敏感,所以我一般都会在文字上面标一些彩色记号,这样来区分重点、次重点等。
同样的,在背诵古诗的时候我一般都是在脑海里面构造成一幕电影。比如“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可能脑海里会有一幅画面:一位书生在一个简陋的房屋里面,透过窗户视线从地上的月光转移到天上的明月,内心非常惆怅,特别想念远方的家人,还有孩童时期一幕幕的欢愉,这时自己的内心里也有了一丝思念的感觉,这首诗就刻在脑海里了。
有的时候背一些有画面感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五感”的方法来背诵,这样记忆非常深刻。
3、谐音记忆法
这个方法可以用到记忆非常枯燥的地名、人名甚至公式上。比如:法国象征主义代表诗人有魏尔伦、兰波、马拉美。
怕像这种外国人名记忆起来还挺难的,所以可以给他们起一个非常好听的谐音“魏兰马”。
关于英语背诵方法,目前我还在探索,不过我觉得既然是一门语言,肯定要多说多听多用,不能胆怯。
如果大家有好的英语背诵方法也可以分享给我,再次非常感谢
最后,我觉得背书其实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事情,只要下苦功夫肯定会有很大收获,重复重复再重复是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