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开学了,娃重新回米国继续上大三了。
一切像是没有变,又像是哪里有所变化了。我也不确定有没有变。
好多最重要的人生道理,最重要的个人品质,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以前都没有意识到这些的存在,50岁后才慢慢感受到这些东西。
忘了谁说的了,能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大的物种,而是最有弹性的物种。弹性是与生而来的重要能力。作为小镇做题家, 我庆幸自己有适应现实生活的弹性。队友生来豁达,也有这种弹性。我们这么契合,很灵魂的一点就是这种理想主义和弹性的适当结合。是适当结合,不是完全结合。完全结合就是完全的实用主义和圆滑了,而我们都不是,都有内心坚持的东西,同弹力形成对抗。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我们的发展,但一定程度上也让我们保持了完整的内心。
我们以为娃肯定有这种基因。经过多年折腾,我们终于承认,娃在这点上没有继承我们的基因。弹性是一种很难说的东西,比如我自己,今天上午因为工作的事对一个同事非常愤怒,一个小时后就能恢复正常,以平常心相待。真的不是忍耐,只是消化。我觉得我基本上消化了这件事。最终的结果是我在心里给他记了负分,会调整以后对待他的方式,也会调整对他的看法,但并不会耗费我自己的能量。20岁的时候我也未必做成这样,但一定程度上可以。我娃是完全不行。当然,现在的她比青春期已经好了一些。
三月的事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人力真的太渺小有限了。很多事,不但实际做不了什么,甚至连祈祷也不必了。你怎么知道祈祷什么对娃有利呢?你祈祷的,祂都给你了又怎么样?也未必好。我祈祷娃上一流初中,祂甚至用了机会让她上了,结果怎么样呢?娃竟然不去上学;我祈祷一个暖男给大学的她,也给她了,结果呢?终究她也会受伤害。另一方面,虽然出了那么大的问题,但她竟然完好地回来,还换了米国咨询师,方方面面没有太受罪,我虽没有祈祷,这些祂都给了她,让我们终究还是做了非常非常幸运的父母。
以前我说过,有时候,祈祷就是一种办法。不过现在觉得,连向上天要求什么,似乎也可以免了。你怎么敢肯定你要来的对娃有利呢?真的不知道,真的很无力。
所以现在就什么都不敢想、不敢要求了。
对我来说,越发现自己原来什么也做不了,原来一切都是天意,都是天定,反而越感觉某种释然。毕竟我是一个倾向逃避,习惯等待命运决定的人,不是一个有勇气进取和改变的人。这在我半生的职场上体现最明显。
而我娃恰好相反,她说,这几个月她最大的改变就是,不认为自己应该感恩戴德、知足常乐。告诉她一切都是祂定的,一切都是祂的计划;要求她感恩一切安排,不允许有不满和异议,让她觉得自己没什么好活了,是她觉得绝望的原因。虽然,当初这个说法在她初中的时候也曾安慰过她,但现在只能让她觉得生无可恋。娃说,她最近非常愤怒地说,她配得到更好!她凭什么就要感恩戴德!这才让她感觉到生命的力量,让她想好好地活。
承认自己无所掌控,让我释然,但让我娃绝望。同时,我的释然里也许有基于现实条件努力的一面;而我娃不愿再知足常乐里,也有她尽到自己努力之后才可以安心接受的一面。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让甲做甲,让乙做乙。只要避开自己的砒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