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护肤品的有害成分

护肤品从研制到产出,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和安全检查,成分的配比也是十分精确和严格的,化妆品添加成分只是其中调味佐料,超出虽然危险但是在规定单位内适当的添加是合理而且安全的,市面上的化妆品一般都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相应的成分。 即使是号称“0添加”的天然植物性护肤品,也可能会含有防腐剂等。毕竟这些成分的适量添加才能令化妆品起到改善皮肤的效果,像适量的酒精成分就能有效的杀菌、缩小毛孔。但是多了就会伤害肌肤!在挑选产品时,尽量选择天然植物性护肤品,安全、科学的才是正确的选择。那么如何识别护肤品中的有害成分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常见的护肤品有害成分:激素、荧光增白、,三大系列防腐剂:尼泊金酯,MIT,甲醛释放体。

一、激素

激素护肤品中添加的激素,一般是指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本来是皮肤科的三大里程碑式的药物,拯救了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等一批威胁生命的疾病,还有效控制了湿疹、皮炎的发作。但激素到了原料商手中,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名字:“美白素”,然后就进入了化妆品生产工厂的产品线中,最后进入到消费者手中,变成了各种“童颜神器”、“中国好面膜”、“特效嫩肤”、“一片顶七片”、“一夜变白”等等神乎其神的特效面膜了!

停用带有激素的产品,换成安全可靠的产品,就会出现脸红,发热,刺痒等症状,这叫断激素过敏症,消费者以为是新买的产品不好,又换回原来带有激素的产品,症状会立刻减轻;如此反反复复,一直在“激素”的路上越陷越深。

激素对皮肤的危害作用远不止这些,长期外用激素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

1.皮肤干燥、有紧缩感、烧灼感、刺痛、强烈瘙痒等重度不适

2.角质层变薄

3.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局部出现红斑

4.皮肤脆弱,皮肤容易发红、发烫、发痒;5.毛孔粗大,“汗毛”异常增多、增粗(多毛症)6.色素减褪或色素沉着

7.毛细血管严重扩张,出现“红血丝”

8.表皮萎缩、起皱,干皮症

9.紫癫

10.痤疮样皮炎

11.毛囊炎

12.口周皮炎

13.过敏型接触性皮肤炎

14.酒糟鼻样皮炎

15.丘疹、脓疱

16.创伤修复延迟

17.霉菌或细菌感染

二、荧光增白剂

荧光剂可以吸收自然光中的紫外光,敷完面膜后,脸上显出的淡蓝色荧光,将人脸上的灰蓝色遮挡后,大大提升脸部的光亮度,看上去更加光亮、整洁、美白。

在面膜产品中最直接的表现:一贴白,但是却白的不自然。

1、荧光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就不容易分解,毒性会在肝脏或其他主要脏器中积累,构成潜在的致癌风险

2、有可能导致人体排异,使人过敏

3、在紫外线作用下,荧光剂可能会增强致癌物肿瘤的形成;还能引起真核生物酵母的致突变作用

4、最明显一点就是与伤口处的蛋白结合,不利于伤口愈合

三、尼泊金酯

常见的尼泊金酯有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简称羟苯X酯,英文名为paraben,当日后买国外的护肤品只要看到有XXparaben的字样就知道是尼泊金酯了哦。

尼泊金酯一般危害:

1、化妆品中过量使用尼泊金酯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2、尼泊金酯在人体内累积,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和子宫癌的风险,在大量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切片中发现有大量尼泊金酯的残留

3、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在人体的皮肤上积累,当积累达到一定的量,会加速皮肤的衰老

4、加快色素沉淀,加速皮肤暗沉

5、尼泊金酯类为内分泌干扰物质,会影响机体内正常的雄激素分泌,使雌激素水平升高,降低人体内的精子水平

6、孕妇使用会引起新生儿生殖器畸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甲醛释放体

甲醛缓释体类防腐剂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防腐剂产品,在化妆品体系中非常缓慢的释放出极少量的游离甲醛,从而发挥甲醛在杀灭微生物方面的非常高效的作用,使化妆品免受微生物破坏。

1、甲醛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效果,因此可达到洗护发产品免受微生物的破坏。游离甲醛会刺激人的眼睛、喉咙、胸腔等。长期吸入会使人体的部分组织遭到破坏,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2、甲醛释放体防腐剂释放的游离甲醛是一种公认的对人体和环境有公害的化学物,是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同时有可能给头部皮肤的神经细胞带来伤害。

3、甲醛超标的面膜可能刺激使用者,令眼部不适,甚至引起急性过敏;即使不出现过敏反应,也会加速皮肤老化。

4、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甲醛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具有强烈的促癌和致癌作用,巳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五、MIT

MIT是甲基异噻唑啉酮的简称,是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中最常见的一种防腐剂。

1、使用添加甲基异噻唑啉酮的面膜容易出现过敏反应,严重可引起红肿、起水泡、皮肤裂开等,2013年发表在皮炎杂志上一项研究称甲基异噻唑啉酮是“2013年的年度过敏原(Allergenof the Year for 2013)”长期使用含有甲基异噻唑啉酮的面膜可能会引起刺激性皮炎,脸上会起丘疹和丘疱疹。

2、严重者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后者疱壁紧张,内容清亮,破溃后呈糜烂面,偶可发生组织坏死。

3、甲基异噻唑啉酮被怀疑是一种神经毒素(neurotoxin)。2002年和2006年分别发表在药理学与实验治疗杂志和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甲基异噻唑啉酮有体外神经毒性,长期接触对神经元培养有毒性作用。

没有防腐剂的面膜如何防腐?

朵嘉浓防腐是通过,1.2戊二醇、1.2己二醇和对羟基苯乙酮的黄金比例实现的,这些技术是2012年国际原料展的BSB奥斯卡奖和2013年PCHi新技术突破奖。除了具有抗氧化、抗刺激之外还有防腐作用。

皮肤问题需要注重日常护理,护理不到位,多多少少会有问题,增强对护肤品成分的认识、学习,才能让护肤品真正的起到健康的护肤作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