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点 [原创]
接上文——
第三部分:中国营销的历程
一、中国式营销的主要脉络
(一)第一条主线:竞争焦点的变迁
1.营销的要素:
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6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公关、政策
10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公关、政策、优先、定位、营销调研、市场分割
2.营销的特征:
营销要素不断变迁,从单一要素逐步转向复合要素竞争。
1995年之前的竞争焦点:广告(显性营销元素)、规模(隐性营销元素)
1995年是重要的分水岭。短缺经济→供求基本平衡过渡的时期。
1995—1996年竞争焦点:质量、品牌、广告
1997—1999年竞争焦点:通路重组、促销、市场粗分
2000—2003年竞争焦点:终端销售、导购、促销、营销管理
(二)第二条主线:市场重心的变迁
市场重心的变化必然带来销售分支机构、基本营销单元和经销商的变化。市场重心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运作模式。
1997年之前,市场重心在省级市场;
1998年,市场重心在市级市场;
2000年,市场重心在县级市场。
(三)第三条主线:营销组织的变迁
1997年之前,单兵作战体制:总部→区域经理→业务员。
1997年之后,分支机构体制:费用中心优于利润中心。
2003年开始,区域(准)事业部体制:总部→省级子公司→市场级分公司→县级办事处→业务员。
(四)第四条主线:经销渠道的变迁
扩大→萎缩→再扩大的循环状态
第一代经销商是生意人;
第二代经销商是代理商;
第三代经销商是配送商(交易型→管理型;坐商→行商);
第四代经销商是超级终端服务商。
(五)第五条主线:营销人员的变迁
1997年前后,推销员→营销员→业务员(八大员/十大员);
2000年前后,促销员(导购员)→铺货员→终端维护员。
(六)第六条主线:目标市场的变迁
大众市场阶段;
分众市场阶段;
小众市场阶段。
二、中国式营销的演进图谱
(一)营销的三种思维模式
1.要素思维模式:4P→4C→4R→1P
(4P)广告时代→(4C)通路时代→(4R)终端时代→(1P)品牌时代
2.标杆思维模式
(1)表象思维——简单的标杆思维;
(2)深层思维——成功背后方法论。
3.图谱思维模式
(1)把不同时代的要素组合连接起来就是图谱;
(2)把不同时代的标杆企业的成功模式连接起来就是图谱;
(3)图谱是一个随着营销环境变化的、连续的、成功的路径。
(二)以营销为核心的演进图谱
1.中国式产品演进图谱
图谱1:单品突破→品种丰富→产品结构→产品更新
(1)单品突破:是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起点
(2)品种丰富:大单品+小批量产品群的组合(航母战斗群:一艘航母+众多小舰艇)
(3)产品结构:有节奏的推广新产品,产品不断代;形成产品结构,产品不断档。
首先,能有效抵御竞争对手;
其次,有结构才有战略,有结构才能组合,有组合才有战略;
最后,开拓市场、抵御竞争、持续增长并满足多方面消费者偏好的所有责任。
高端产品:规模有限,但形成企业形象
中端产品:形成现金流和利润
低端产品:形成规模,分摊成本,打通通路
(4)产品更新:传宗接代
图谱2:主流产品→形象产品→阻击产品→概念产品
(1)主流产品:中价高量,奠定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定位通常由主流产品决定。
(2)形象产品:高价中量,奠定企业的位置。
(3)阻击产品:低价低量,高质低价,阻击对手的竞争,特别是第一个层面的对手,有时甚至会成为战略性亏损产品。
(4)概念产品:无价无量,占领行业的制高点。
图谱3:普通产品→主导产品→声誉产品
2.中国式品牌演进图谱
图谱1:品牌进化图谱:商品符号→知名品牌→溢价品牌→强大品牌
图谱2:品牌建设图谱:声誉产品→产品声誉→品牌声誉→企业声誉
图谱3:品牌机理图谱:产业品牌→国家品牌→企业品牌→个人品牌
(1)产业品牌:品牌血统,企业品牌生存得到认同的区域品牌、产品品牌。
(2)国家品牌:为企业品牌背书,国家品牌是企业品牌的信用保障。
图谱4:品牌周期图谱:弱品牌时代→品牌阶梯时代→品牌相似时代
图谱5:品牌认知图谱:品牌仰视→品牌平视→品牌俯视
3.中国式产业竞争图谱
图谱:区域市场割据,建立根据地市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规模增长到品牌溢价→从一个领域的成功到众多领域的成功→黑马变白马。
4.中国式营销演进图谱
图谱:规模利润模式与规模围城→品牌利润模式与品牌围城→结构利润模式与结构围城;
5.中国式营销组织演进图谱
图谱1:市场部变迁图谱:单一销售部→弱势市场部+强势销售部→对等市场部+销售部;
图谱2:销售分支机构变迁图谱:业务员→办事处(分公司)→子公司→区域事业部→品牌经理+事业部矩阵式组织。
接下文——
我是认知体系架构师——奇点!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个喜欢和关注!
如果你想建构自己的商学认知体系,请点击我的文集《奇点·原创连载——三分钟商学院》。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