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的小孩,需要疗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约谈的几位客户,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孩子的母亲。

她们寻找我教练服务的主题都不相同,有职业发展主题的,有夫妻关系话题的,还有亲子关系方向的。无独有偶,最后的探索点都落在了自己童年的创伤上。

当客户坐在我对面泪流满面时,我仿佛看到了她们身体里那个受伤的小女孩在哭泣。而今虽然成年,但内在力量却一直被童年的经历所卡阻。

我知道唯有看见、陪伴、聆听、安抚那个内在的孩子,才能帮助客户重拾力量和自信,继续生命的精彩旅程。

是什么会让孩子受伤呢?而这份伤痛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逝,反倒会作用于孩子成年后的生活和组建的新家庭。

是父母的无心伤害!

父母是不是总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拿自己要求的高标准,高期待和孩子的现状比?有时,比较的动机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和遗憾。

比较的结果是带来家长的失望、愤怒、无奈、麻木、最后妥协。只是,比较的结果还会带来孩子的自卑,胆怯,自我否定,自我怀疑。

耳边还响起客户哭泣的控诉,她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从小到大,她都看不见我的优点?满眼都是缺点。我知道她也爱我,是为了我好,只是这种爱的方式我接受不了。"那份压抑在内心的委屈化成大滴大滴的眼泪从面颊滑落,像珍珠断了线。

父母有没有可能会担心无条件满足孩子而带来孩子的娇惯,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对孩子过分严苛?客户说:"我的家庭条件还算可以。可是,父母连一条裙子都没有给我买过。初中代表学校外出参加比赛时,还要去同学家借。"此事留下的后遗症是客户在拥有美好事物前总是怀疑,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拥有。这份资格感的自我怀疑,会让孩子错失很多美好。

父母总说爱孩子,可是并不知道,在爱名义下的无心伤害往往是最有杀伤力的。

如何学会智慧的去爱,温暖的表达爱?

父母的自我成长是唯一的出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者:胡茗雁

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国际ICF认证教练

家庭教育幸福讲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