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毕业季,高考完的学子们即将步入大学,在此想给新大一一些有用的建议作为参考呀。
学姐在刚入学时,对于大学有着很多的期待,但是真正步入大学后,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顺利,而是会有很多的迷茫和困惑。
对此,有几类话题想讲。1.关于选择学校社团和组织的数量2.在感觉上的课没有实际价值时,应该如何解决3.与舍友的相处关系(关于这四点,如果有不解的内容,我们可以讨论呀)
关于列出的第一点, 之前在我快开学的时候,询问了一些学长学姐,当时给出的意见是一个社团一个组织的模式比较好。但是 我认为真的是看个人的时间安排和是否能在组织和社团中得到锻炼为标准为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织和社团,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和做相关的工作。谈及此点的原因是因为在度过的一年中知道身边的很多同学报了组织和社团却没去参加相关活动和练习。
第二点:在大一的整个学年中,如果遇到觉得没有实际意义,对于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的话,可以带一本感兴趣的课外书或者打开一些学习的app看相关的教程。至于什么是没有价值的课程就因人而异了,例如我要考研而并不打算创业,那么当阶段的大学生创业这门课程对于我就没太大价值,这时我可以把听这科的时间拿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一点是关于: 在大学里,安排到的舍友都是靠缘分,合不来的舍友就只是舍友关系,在同一屋檐下毕竟要生活四年,所以能表面和和气气的也就没必要闹翻,实在忍受不了的话也不要委曲求全。若是有合得来的舍友,平日里可以相约图书馆学习,摄影互相约拍,商场逛街和看电影都挺好的。
入学后刚开始都是得先适应教学模式,同学舍友,学校道路,而后有余力时就可以考虑考证相关方面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