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脱单而不可得”,很多人为了这个问题一筹莫展。连想到的原因都不是很确定,遑论说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常听到的言论要么归结于“自身问题”,要么归结于“缘分问题”。如果用产品定位思维来看,大致是“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何为”定位“,从大的产品思路来说分为几个环节,客户研究--产品定位-产品推广。若是将自己本身理解为一款产品,”外貌、性格、财富、职业、学历“等等,作为产品综合评价和分类标准。而把想找到匹配的对象看成是客户。
第一步:客户研究。大部分人并不会去站在客户角度去看可能性对象的需求是什么。往往是把自己当作客户的角色,在意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因此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是基于客户视角来打造自我。但没有客户研究也没问题 ,因为对于找对象这件事情来说,”罗卜青菜各有所爱“,不是量身定制,也还是会有欣赏和喜欢自己的人。
第二步:产品定位。失去客户描摹和需求的产品打造,也就是自我塑造,可以说是基本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去成为一个有个人意志的自我。下一步则是根据自我的特色,去匹配适合的目标客群。大部分人往往在这个环节出现了定位不准确。根据心理学、社会学多年的研究,人往往是高估自己的。其次,人对于自己想要的物品也好,对象也好,总是在不自觉中有高的期待和诉求。这一点是源于希望从外在获得心理补偿和认可。由此而来,自我高估加之向上期待,最后确定的对象往往并不是能够在同一层面适合自己的。也就是常说的“看得上你的,你看不上;你看上的,看不上你”。当然,定位偏高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实现配对的,前提是实现“产品推广”。
第三步:产品推广。产品推广的重点在于,找到客户是谁、客户在哪、接触客户、传播产品。然而,大部分在定位阶段目标偏高的人,往往需要的对象本就很难出现在日常生活触手可及的圈层里。而一部分难脱单的人,还希望“人在家中坐,对象天上来“,基本不会去向上社交。这样也就在接触对象和自我传播中失去了可能性。
综合以上来说便是“不了解市场行情”+“定位不准确”+“不积极寻找目标人群”。